摘要: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要相应的改变。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校方面面临着时间紧、压力大的困境,为了让学生减轻学习上的压力,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教育教学方法、教育观念上寻找解决突破口,让高中生从中不断地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2-0181-01
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其中占有很大的因素。在“新课改”背景下,许多教师意识到了自身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模式的固定性等一系列不足之处。所以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于课堂过于紧张,往往使得课堂陷入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之中,但是,现如今,高中数学教师经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探索,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身教学特色但又被学生广泛接受的教学措施。
一、有创意的课题导入
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的导入所占的时间并不多,但新颖别致的开头往往会像吸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好好地下工夫,尽量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意的课题导入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关键的。例如,我们在讲解正态分布这节课时,可以通过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学生在不自觉中进入了数学课堂。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案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设备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许多学校都开始在课堂中配备多媒体设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好好把握住学校为教学过程所提供的这一方便,我们可以让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走进我们的课堂,直观形象和动态图像的演示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本来很难理解的东西一下子很好理解和接受,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还可以让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几何问题一目了然,利用三围坐标系展示图形的立体感,让学生明白易懂。当然,能否熟练的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三、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新课程改革把改革学习方式作为显著特征和根本任务,而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把经过调整组合而成的新的结构,新的题型称为新问题,如开放题,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等。学生对培育新问题的解决实质上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作为教师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能自觉调整或改变原有的认识结构,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的质量。
未来的社会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而学校教育正是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人才的摇篮.教师在教学中有指导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在思维飞跃中收获成功。
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成绩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打破上述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的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教师应把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继续学习其它知识的有力工具。
文/赵强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