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曾于2月27日发布《“棱镜门”后最严重安全事故爆发,信息安全保卫战刻不容缓》的证券研究报告。记者近日了解到,海康威视以该报告诋毁公司名誉为由,将安信证券告上了法庭。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该案,并将于5月中旬开庭。业内人士称,上市公司因研报内容不实与券商对簿公堂,这在国内资本市场尚属首次。
海康威视爆出安全门
事起于年初江苏省公安厅的一份通知,该通知提醒省各级公关机关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经被境外IP地址控制,并要求各地进行全面清查,并开展安全加固,消除安全漏洞。
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棱镜门”。此后海康威视通过公告、电话会议等作出多次说明,被黑客攻击是因弱口令问题,用户没有修改设备初始密码或使用了简单密码。3月31日,海康威视公告称,基本完成受感染设备的修复和潜在风险设备的加固。
而安信证券的研报正是发生在海康威视做出正面回应之前。研报称,该事件是“美国‘棱镜门’后的最严重安全事故”、“造成的信息泄露损失和未来潜在的威胁难以估量”、“影响程度之大以及对政府的震撼警醒作用绝不亚于‘棱镜门’”等。据了解,撰写这份研报的分析师是2014年位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计算机行业第一名的胡又文,但半个月后安信证券其他分析师发布的另一份研报对海康威视却“坚定推荐”。
4月27日,记者从海康威视获悉,公司以安信证券于2月27日发布的这份证券研究报告严重夸大、歪曲事实,诋毁了海康威视的名誉为由,已将安信证券告上法庭。目前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立案时间为4月14日,开庭时间为5月中旬。
海康威视认为,安信证券的研报在未经过调查核实的情况下使用了“最严重安全事故”、“难以估量”、“绝不亚于‘棱镜门’”等一系列极为夸张的言辞,与事实严重不符,误导了投资者和公众,严重损害了海康威视的名誉。
研报争端战屡见不鲜
最近几年,由券商研报而引发的事端屡见不鲜。近期来看,有伊利股份因做空研报而暴跌,也有中信证券研究员张明芳的“泄露门”。但因此导致事件双方对簿公堂的则较为少见,仅有的也是4年前股民因中国宝安“石墨门”事件而将某券商起诉。
回溯“石墨门”事件经过,2010年末,多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宝安子公司拥有巨额石墨矿产储量,由此引起公司股价出现数个月的飞涨。但2011年3月,中国宝安却声称公司并没有石墨矿,之后引起股价大幅下跌。最终,深交所和深圳证监局介入调查和监管。当时,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向多家有关券商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出具相关报告的依据,并欲代表股民提起侵权诉讼。
而如今,海康威视与安信证券也因研报出现法律纠纷。对此,张远忠称,上市公司因研报将券商告上法庭还是头一次。从本事件来看,安信证券侵权与否需从以下两方面考量:第一,安信证券所发研报的初始材料来自何处,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经过谨慎的核实;第二,因证监会对券商所发的研究报告有相关规定,券商分析师在下结论的时候,是否是基于材料得出的合理结论,同时是否遵循了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而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国华认为:“券商关于上市公司的负面研究报告本来就不多,而因研报闹上法庭的更是罕见。海康威视一纸诉讼,将安信证券告上法庭是公司的权利。从海康威视的角度来看,如果因为安信证券的夸大研报,而对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造成实质上的负面影响,那公司的起诉是必要的,但不排除海康威视有其他目的。”
上海一家券商研究所所长则表示,研报中的用词和标题不应与事实发生歪曲,比如一些以诗句命名的研报可以在公司上市推介路演的时候讲,正式报告不建议使用。他认为:“无论买方还是卖方研究或是第三方研究机构,应该秉持独立研究的原则,客观陈述看法;不能受到上市公司或买方的干扰,或对其深信不疑,而是要坚持调研,对存货、上下游、模型、管理团队等等进行考察,按照卖方逻辑来进行独立判断。”
利空消息该怎么说?
一桩官司即将开庭,这一次将看空的证券分析师推至台前。在机构看来,这涉及到利空消息该不该说以及该如何说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则是应如何看待并接纳看空言论的问题。
事实上,在安信证券发布看空报告后,海康威视股票并未出现连续跌停。一些投资者选择了离场,另一些投资者反而认为这对公司乃至安保行业其实是个利好。例如,有人提出,“安全门”事件会推进行业更重视技术研发,市场会更看重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海康威视将从中受益。同时,该事件让市场进一步意识到,互联网、安防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级别,相关行业地位不言而喻。
既然如此,海康威视为何还要将安信证券告上法庭呢?公司在公告中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未经调查核实;二是严重夸大、歪曲事实。对此,业内人士称,公司提到的这两点,在证券分析师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并非罕见。分析师为吸引眼球,标题内容标新立异,为达到轰动效果采用震撼性的词汇和结论不在少数。此外,证券分析师听到上市公司相关消息时为争取时效,有时会跳过消息验证过程,导致信息被误读,不同程度地影响上市公司股价。
不过,本次事件还折射出另一话题:在看多为主的A股市场中,看空言论通常最易被质疑、激怒相关方。业内人士认为,接纳、容忍客观的看空观点其实是市场各参与主体和投资者的必备功课。只有当看空观点不再是异类并成为常态,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才可能逐步回归真实。
(记者 张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