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童话3岁之前看OR不看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经典童话,匹诺曹
  • 发布时间:2015-07-03 14:42

  爱好亲子共读的你,曾为“3岁前要不要给孩子读童话”而苦恼过吗?童话故事中那些“悲惨”的、“不友好”的情节该怎么给孩子读?那些“大灰狼”“老巫婆”“坏继母”的形象,会不会让孩子感到害怕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读时又要注意些什么?来看看今天两位阅读达人的讨论吧!

  甲方 刘勇赫

  专家简介

  亲子教育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委员,著有《奶爸经》等,译有著名绘本《宝贝熊玩转数学》30册。

  经典童话适合3岁前的孩子读

  童话故事,可培养3岁前孩子的情感能力

  0~3岁,是培养孩子情感能力的关键期。而童话故事中蕴含很多种情感,比如,友善的、焦急的、失望的、憧憬的等等。和孩子共读这些故事时,可以很好地发展孩子的情感能力,引导他去体会故事主人公在不同境遇下的感受。比如,主人公遇到困难后,他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会有怎样的感受等等。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而这种情感能力对于培养孩子日后的同理心,让他学会在今后的社交中怎样体会他人的感受,至关重要。

  童话故事,功能性简单,结构完整,可以发展3岁前孩子的语言能力

  童话故事情节简单,而逻辑清晰,适合孩子掌握语言的规律,这是童话之所以被称为童话的理由。再者,语言的形成需要内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话题。童话故事对主人公的设计,易让孩子们产生共鸣,比如憨厚的小猪、调皮的小猴、善良的公主,这些人物被孩子们所认同与喜爱,有利于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当然,我们在为孩子选择童话时,也要有所侧重,在0~2岁阶段,可以为孩子选择以动物题材为主的童话,如《小蝌蚪找妈妈》《狼和七只小羊》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与对自然的兴趣;2~3岁可以阅读一些人物题材的童话,因为这个时期是儿童进入性格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建议寻找围绕个人品德与社会规则的童话,如《匹诺曹》。

  另外,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探索与对外的探索,他们按照一套掌握的“逻辑”去应对陌生的情境。在童话故事中,善良的主人公虽历尽坎坷,遭遇挫折,但最终都会收获幸福;而邪恶的坏蛋看起来狡诈、强悍,最后却一定是一败涂地。这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单纯的故事结构,恰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套简单的生活逻辑,这样的逻辑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勇赫建议 3岁前读童话,需注意的2大事项消极事件,用积极态度来应对

  诚然,童话故事中有很多消极、负面的内容,比如狼外婆、老巫婆等可怕的形象。针对这类故事,家长可以将其牵引到一定的高度,如可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切入,因为大灰狼、巫婆其实象征着生活中的一些“坏人”。如果单纯地和孩子讲不要和“坏人”说话、不要和他们走,可能很抽象。这类童话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和“导向”作用。

  读童话,3岁前不要“归因”,要“拓展”

  给3岁前的孩子讲童话时,应当引导孩子顺着情节“往前推”,而不要“往后导”。比如读到白雪公主被赶出了城堡时,不要对孩子说:“因为她有个坏继母。”而是应当引导孩子去思考在这样的境遇下,主人公是怎么做的,有怎样的表现。否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如担心“我会不会有个坏继母?”或者,当妈妈不满足自己或在凶自己时,就把妈妈和“坏继母”联系起来。

  乙方 翟娟

  专家简介

  小船长情商工作室首席家庭教育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杭州亲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童话并不太适合3岁前的孩子

  童话,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内容有些复杂了3岁前的孩子,其实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大约5分钟以内。而童话故事,一般内容都比较长,对于大部分3岁前的孩子来说,很难有耐心把故事听完。

  另外,3岁前的孩子,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其实更喜欢与自己生活贴近的事或物。比如,我们会发现,孩子喜欢在书里看到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场景或自己身边就有的物。例如带孩子去过公园,回来后给他看书上关于小朋友在公园里玩乐的场景,他就会特别兴奋;如果他有一个玩具熊,当看到书上也有一个玩具熊时,就会特别高兴。而童话所体现的内容,其实和孩子的生活是比较遥远的,是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孩子未必会有兴趣听,听了也未必能理解。

  3岁前是“吸收性”心智,“童话里的消极内容如何把握”是考验

  其实,不少童话的情节中都含有一些在成人看来比较消极的一面,比如《拇指姑娘》《丑小鸭》等,虽然结局都很美好,但难免会让人产生“漂亮的人,会到处受欢迎,丑陋的人会遭排斥”这样的想法,而3岁前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他对于故事里的内容是全盘吸收,而不会分辨判断的。

  读这类故事,对于家长的要求就非常高了,要求家长对内容情节的引导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要让孩子更关注到故事中“正能量”的一面,比如主人公在落难或被人排斥等等不幸的境遇中,是怎么化险为夷、怎么不屈不挠的。但由于3岁前的孩子,受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制,他还无法与你探讨和交流,所以,你有时也无法确定你对孩子的引导是否到位了,也无从得知在他对内容“全盘吸收”的过程中,究竟哪一部分的内容对他产生的影响最大。

  而更为关键的是,受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不是所有家长对童话都拥有这样的驾驭引导能力的。因此,在当今图书选择如此丰富的时代,不如给孩子选择一些与他们年龄和身心发展更贴合的绘本,未必一定要选择那些经典童话。

  经典童话,四五岁以后读更合适

  我建议,一些经典的西方童话,建议在孩子四五岁以后看更合适。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有了自主意识,也能很好地用语言和家长交流了。在这种情况下,和孩子共读童话时,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会向你发问了,你们也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这时候,你对他的引导也能更“有的放矢”。

  翟娟建议 童话共读,2个建议

  童话虽不是最适合3岁前孩子的童书,但并不排斥,关键看孩子兴趣

  童话虽不是最适合3岁前孩子阅读的,但也不排斥,关键是看孩子有无兴趣,如果他对这些故事并不感兴趣,那么就建议你将它们收起来吧。毕竟,现代的孩子,可供阅读的选择太多了,优秀的童书也不少。

  建议选择富含正能量的童话

  如果孩子对童话有兴趣,建议为孩子选择富含正能量的类型。比如安徒生一些早期的童话,还是比较充满幻想和乐观精神的,如《野天鹅》《海的女儿》等。共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关注主人公积极向上的一面。

  虽然两位老师对“童话,3岁前适不适合读”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但他们都提到对故事恰当引导的重要性。如果您有信心能很好地“驾驭”故事,那么早些给孩子读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在共读时,您对故事的有些内容还不确定是否能很好地把握,那么不妨等孩子再大些,或者给孩子读些别的经典绘本,也是不错的选择。

  采访、编辑|平燕婷 美编|徐燕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