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浪正在酝酿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投资,地产调控,房价
  • 发布时间:2013-03-12 10:37

  本周是混乱的一周,消息面乱、走势节奏乱、热点乱,基本上是一个乱字了得。投资者的情绪,在短短一周时间就经历了几次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情况恐怕只会出现在A股市场,反映市场情绪的是K线图,大盘的暴涨暴跌真的很考验投资者的心脏。其实这是一种股市不成熟的表现,暴涨暴跌对市场信心是有明显伤害的,至少从市场情绪上看,还不具备直接展开三浪的条件,所以我们说,三浪正在酝酿。

  房地产调控能会再出重手吗?

  本周一近百点的暴跌,主要源于对二手房交易课重税的政策,居然不少人认为这是房地产的利好,主要的理由更加想当然,认为该政策有利于新房的交易。对此本栏认为分析者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了解,首先,征两成的增值税必然严重打击投资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对刚性需求也有拖累。其次,现在的新房购买者结构中,刚性需求占比是很低的,比如说上海,本地居民购房者占比也就是三成左右,外地人和国外投资者占比超过六成。换句话说,现在的新房销售中,投资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占比占据绝对优势,买房是为了卖,新房销售将会大受影响,而并非是什么利好,这从“招保万金”周一开盘就封跌停就能体会得到,这种走势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对于此次房地产调控新政,我们认为比较冒险,至少欠思考。都限购两年多了,房价依然保持平稳,说明这个市场不存在所谓巨大的泡沫,成交就是合理,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房价并不能因为老百姓买得起买不起来决定,虽然这样说有点不和谐,但我们是用经济角度看问题,并不是站在哪些人的立场上。在我们的理解中,房价也是一种货币现象,现在M2超过100万亿,人民币汇率又一直被低估,国内通胀隐患一直没有消除,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要跌下来才怪。

  与此同时,房价的高企并非全是开发商和炒家所造成的。地价政策也是需要检讨的,地方政府不应该说自己完全没有责任,这是土地财政所引发的结果。调控不应该将一个行业一棍子打死,而是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逐渐加以监督、疏导,多用市场化的引导手段,使得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如果从购买力测算的话,目前的房价水平存在合理性,开发商把土地成本、综合运营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也就是这个价,绝大多数开发商已经把银行拉了进来,即使再严厉的政策,开发商也无意降价,这会形成一种博弈,开发商和政策的博弈,博弈过程与限购初期差不多,房地产变为有价无市僵尸市场,最终受伤的可能还是老百姓。而一旦政策如果把握不好度,麻烦就大了,不仅会影响宏观经济和许多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导致危机的出现,如地方债务平台。

  指数上行趋势没有改变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今年的货币政策整体偏紧。这是两会目前为止对于经济面的信息,整体上是低于预期的,这会打击国内大多数主流机构对行情的看法,这的确增加了行情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经济面复苏的预期降低。直接作用与市场内的结果是周期股没有估值修复的空间,这对于大盘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我们常说,如果是牛市,什么都是策略,如果是熊市,策略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必须先确定趋势,否则一切无从谈起。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无疑是令人振奋的,这可是创出百年高点啊!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美国经济即将经历全面复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到鼓舞的欧洲股市,欧洲股市也创下了四年半新高,我们难道认为,欧洲已经摆脱了债务危机?都不是!究竟什么在起作用呢?市场情绪!

  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似乎比关心宏观经济更加靠谱。股市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市场信心的晴雨表。经济是何种程度的复苏,我们确实还很难看得清,但有了城镇化的经济引擎,迟早中国经济会走向长期复苏之路,为什么把一个长远看很明确的问题,非要在短期内纠结在一起,这还是判断时信心出现了问题。更何况A股市场向来就和宏观经济步调不一致,05年之前经常反着走。

  我们对趋势的判断没有改变,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让我们对经济的复苏进程产生了担忧,但我们相信这些小的波折不会伤害到趋势。本轮行情的促发因素是估值修复和引进外资,并非来自于对经济的憧憬。现在本轮行情的龙头板块银行股,在估值水平上还很有吸引力,加上管理层引入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因此,我们认为这波行情的基础性因素并没有完全改变,大盘走三浪的机会依然很大,毕竟市场已经经历了五年半的熊市,从基本的循环规律上,也完全有走牛的基础,前提是市场情绪是否被调动。盈利预期并非是影响股价的唯一因素,推动股价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投资者情绪。

  也就是说,股价不仅反映以盈利为基础的客观价值,也同样反应投资者如何主观看待盈利的预期。虽然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并未进入上升轨道,但这并不代表股市的全部,部分行业、部分龙头公司可能已经开始进入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即使经济面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没有帮助,资产注入、行业整合也是有助于上市公司的盈利提升的。现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提高证券化率的要求很迫切,优质的资产会不断进入股市,从而进一步提升股市的投资吸引力,毕竟我们同欧美相比,不少行业的估值水平是有优势的。

  三浪应该到2700点

  就三浪而言,通常的理解是要比一浪空间大,一浪(1949-2444)涨幅500点左右,二浪(2444-2259)跌幅200点左右,即使三浪保持和一浪等高,算下来空间也在2700点以上。记得在行情初期,我们对本轮行情做过测算,当时对比的是2319行情,测算的结果也是2700点左右,因此,我们即使从中级行情的角度出发,行情也还有空间可循。当然,悲观者一定会大声呼喊行情会结束,想做想做熊市奴隶没人拦着,但愿能够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乐观、客观、悲观之间确实有很多分析角度,我们尽量站在乐观和客观的中间。

  一浪(1949-2444)行情中,个股基本上是普涨的,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操作的难度并不大,赚得最多的往往是最快从熊市思维中摆脱出来的投资者。熊市思维很重的人大多会跑输指数,即使跑输指数也赚钱了。但在三浪中,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指数上虽有所预期,但弄不好是要亏钱的,大家心理上一定要有所准备,毕竟后面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行情的复杂性增大,而且大多数个股目前已处在高位。甚至很多在一浪中被大幅炒高的品种,可能已经见顶了。大家应该还记得07年5月30日,大幅调高印花税导致行情出现短期暴跌,很多股票都因此见历史大顶,当时指数的点位才4000点。也就是说,不少股票在后面2000多点的指数涨幅中是不断下跌的。因此,我们在备战三浪的过程中必须要精中选精,必须从政策、业绩、增长的良好预期角度出发,选择战略性的品种,才能享受到三浪的胜利果实。

  综合而言,我们认为上证指数的60日均线的支撑将得到确认,后市将迎来三浪上升,但目前可能还需要经历一个酝酿过程,毕竟两会还没有结束,政策趋势还没有完全明朗,与此同时,最近两周市场经历了大利空和大利好的大会战,指数暴涨暴跌,对市场情绪打击很大,多空双方都纠结在混乱的思考中,此时可能并不是选择方向的好时机。热点转换速度很快、持续性较差,都反映出多方还没有做好发动三浪的准备。相信也不会等太久,下周公布2月经济数据,释放不确定性后,两会结束会不会是三浪发令枪?拭目以待!

  (作者系深圳国诚投资研发中心总经理)

  薛树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