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观致:我们需要时间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观致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29 13:39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以为只有我睡不着,原来晶晶姑娘你也睡不着。”《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睡不着,晶晶姑娘也睡不着,出道不久的观致也睡不着。观致说“我们需要时间”,一是睡眠的时间,二是奋斗的时间。
观致汽车的诞生,要追溯到其双方投资人:奇瑞和以色列集团。是以色列集团先看上的奇瑞。以色列集团的控股人Ofer家族土豪得一塌糊涂,2011年,该家族以103亿美元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79名,宝马的控股人匡特家族也才第72名。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Ofer家族大当家IdanOfer是个中国通,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和中国人做生意,有丰富的华人社区生活经历,在香港住了7年,外加新加坡8年。就一直期待着什么时候能和中国来一次Big business。本来,以色列集团的投资项目,就都是与化学品、能源、汽车、航运产品等大型工业产业打交道。自然知道并眼红着中国一年能卖出1900万辆左右的汽车,以及每年接近10%的GDP增长。从十年前开始,奇瑞的出口变得很是疯狂,IdanOfer也默默看在眼里。
之所以奇瑞很合IdanOfer的口味,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对政府的动向很敏感,政府的支持是他的风向标。奇瑞汽车是中国政府的掌中宝,对此,IdanOfer很懂。
就这么垂涎已久,2006年9月,双方正式确立关系。一个是以色列第二大富豪背后的大财团,一个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汽车公司。做什么呢,反正和汽车有关。Ofer家族当初的想法比较简单,纵观全球汽车,欧洲有技术,亚洲有低成本,就这么一结合,车好还便宜,不愁没有市场。而奇瑞呢,正愁车卖不出第三世界。
但是,IdanOfer的小伙伴石清仁泼了一盆冷水,刚从大众退休的石清仁被抓壮丁参与了前期调研,调研结果否认了在中国造车打入发达国家这条路的可行性,“俄罗斯或者中东这样的市场也许还可以,因为那些市场一般不是最成熟,有很多消费者跟目前中国的消费者一样,可能对车辆的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小伙伴说话够直的。反正拼不过发达国家的车,还不如直接卖奇瑞,再创一个品牌就没有意义了。把奇瑞的车往高端了造,品牌横在那里,也走不通。最后的决定是,新品牌观致要和奇瑞决裂,没奇瑞什么事。
没奇瑞什么事,就得花钱另起灶台,新的平台,新的车型,新的团队。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干一番大事。该追加资金的追加,该招的人招,该变的股比变。一来二去,70个亿了。钱是观致多。
从一开始,观致就把战场定在了欧洲,也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同意和支持。这样一来,就得打败欧洲市场的对手。那对手都有谁啊,反正是全世界数得着的。也因此,观致甫一出来,动静很大,很多人都误会观致是豪华品牌,其实不是。但也绝不是一般的车,首先,观致要过欧洲五星安全碰撞标准的金线,这样才有机会和欧洲车过过招。
激情有余
于是,观致开始了大招大揽的世纪招聘。来自宝马MINI的设计总监何歌特,担任观致汽车的首席设计师。还有来自瑞典萨博公司整车集成总工程师的毛杰、来自宝马整车性能与底盘总工程师的施可、来自通用中国电动工程经理的狄彼德,更多的还有来自欧宝、捷豹路虎、科尔尼、麦肯锡、菲亚特的高层。
接着,概念上的观致是什么,至今出道一年有余,观致团队依然在解释。之后,到底造的是什么车,观致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研究产品定义。研究的时候还采取了一些特别的手段,比如在车上安装摄像头,捕捉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接着力求满足这些需求。
观致初期,创业激情是被提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设计总监何歌特加入观致的原因是:“加入观致汽车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观致汽车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公司。”
确实,走进观致在上海国金8楼的办公室,可以感受到从上到下的生机勃勃,公关的热情,老外高管的亲力亲为、贴地式的亲近,都显得与众不同,未曾见过。大公司的高管,尤其是老外高管,有语言的天然屏障,加上由来已久的公司制度,都造成了他们云端人物的形象。这一点上观致确实很不同,他们没有设置任何屏障。对外界,高管都是呕心沥血、带大红花的劳模形象,以及,非常低的姿态。没有考虑自己位居高层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有宣传需要,只要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观致高层都会被拉出去。听说设计总监何歌特在开媒体沟通会时都睡着了,有记者感慨“把老外用到这个份上,只有观致了吧。”从这一点看来,观致的体制不错,没有官本位,没有老企业僵化的弊病。确实如其对外宣传时称的:“高效并且富有激情的状态。”
激情是够了,但万事开头难。初来乍到,观致后来的几步路走得没那么顺畅,至少在外界看来是。新车观致3发布后,首先遭到质疑的是其动力总成,发动机和变速箱,其发动机是与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共同研发,变速箱是由独立变速器制造商德国格特拉克提供,反正,都不是自己的技术。还有人挖出观致3的1.6排量发动机与奇瑞艾瑞泽7的发动机如出一辙,人家艾瑞泽7的最大扭矩还比观致高出了5N·m,潜台词是,“也没有特别值得惊喜的地方呀”。
沃尔沃动力总成负责人曾说:“动力总成方面没有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是无法生存的。”如果这点属实,则刚好戳中了观致的痛楚。另外,观致95%以上的零部件都是找的供应商,包括麦格纳斯太尔、天合、大陆、博世和法雷奥等。
质疑和自信
接着遭到质疑的是观致的成本控制。很多人质疑观致渠道都没建好,却烧了大把的钱在营销上,有人还对观致租金不菲的国金两层办公室耿耿于怀,质疑其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言下之意就是“花那么多钱,观致赚得回来吗?”到了今年,观致终于开始卖车,却只卖了几百辆,1月份卖了100辆左右,2月份卖了350辆左右,3月份卖了440辆左右,总体看起来是稳步增长,但更多人看到的是观致的“入不敷出”。但观致内部的回答是:“与我们之前的预期基本吻合。”观致董事长郭谦这样解释:“我们的成本如果和其他的产品能够达到国际水平来比的话,我们的成本并不高。”关于让很多人为其经销商捏把汗的销量,郭谦这样说:“作为第一阶段也不把销量作为第一目标,一个品牌的树立需要一步一步。”成本和销量的问题,都是因为观致志在长远的品牌建设。对于这些外界着急的点,观致内部心态却出奇得好,其销售老总卫思梵说:“我们是想牺牲一些速度来换取质量上的一致性。”郭谦也很淡定地表示说:“创立一个新企业的过程是不可能完美的。”
在很多场合,郭谦都做过类似的解释:“只要你们去体验过了,就知道这车好不好。”内心非常自信。他曾说:“有一个司机开过各种车,他说,这个车(观致3)开完了之后你会想它的。”表现出老总非常感性的一面。“有机会大家可以把车门打开,摸一摸那个安全带,体验一下安全带面料的质感和安全带滑轮滑动的质感。”郭谦把观致的宣传重点落在了这些细节上。自信、感性、细节,郭谦就像一个布道者一样讲述自己的信仰,希望感染听者。但,做品牌需要高屋建瓴,需要打入人心,卖车却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除了业内人士的“皇上不急太监急”,消费者对观致的评价,分成了两派。有人愿意为观致的设计买单,觉得观致的外形非常大气,看起来像一辆20多万元的车;有人则认为观致的发动机、平台,不足以支撑它的价格,说观致:“价格是硬伤。”还有人担心新品牌4S店不多,车坏了维修很麻烦。价格、维修,这都是非常实际的担忧,目前对新品牌观致来说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和积累。
就连让观致引以为傲的人才团队也遭到了一系列的吐槽,站在对立面的人提出,“观致令人眼花缭乱、有着深刻背景的核心团队,不少都是过去还来不及在中国汽车市场取得突出成功经验的人。”
说到这点,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一年前,观致3还没发布,何歌特咨询记者,车尾如果要加设计地,Design in上海、慕尼黑、奥地利,哪个好?当时在坐的记者异口同声,用什么都可以,但是绝对不能用Design in上海。设计这种东西一旦和中国扯上边就Low了,这在中国是一条常识,但何歌特显然还在学习中。接着,两年合约期满后,首席财务总监高旭离职,令外界纷纷猜疑。
这就是新兵观致,外界的质疑和自身的自信,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张力。在老行业干点新鲜事有那么难吗?让出道才几年的全新品牌观致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有点为时尚早。给点时间,静观其变吧。
文/林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