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理所应当的事

  这世界上好像有很多的“理所应当”:我们理所应当地去上学,毕业后理所应地找工作、结婚、生子;接下来,这个孩子再顺理成章地一步一步复制父辈的生命节奏。

  但是,真的该有那么多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我曾在工体参加过一个创意研讨会,在下午茶的时间里遇到了一位父亲,他带着自己十几岁的儿子来旁听会议。很多与会者都围着这位父亲纷纷提问。原来,这位父亲并没有将儿子送到学校去接受传统的教育,而是在家中按照他制定的学习计划来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当时,这个小男孩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也游历过大半个中国,知识储备很丰富。我没有加入他们的讨论,而是静静地观察了这个孩子。我发现他虽然话不多,置身于这个陌生的场合却也不拘束,回答问题时有条不紊,显示出与这个年龄不太相称的稳重,同时不乏自信。作为一个被教育的对象,我想父亲对他的知识教育是成功的。但我更关心的是,一位家长如何能有这般的勇气拒绝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激流勇进?曾经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我,也遇到过很多想要与现存教育体制弊端“搏斗”的家长,但最终都不得不出于实际的考虑,被迫去接受抄写“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同时又表现出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种种无奈。

  又想起去年,我回到母校探望老师时,当我问她,在美国留学5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回答道:“我们中国人觉得到什么时间就应该做什么事,但美国人更多地会追随自己的内心,活在当下。比如,有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同一年进入了研究生院学习,成为了同学。她们觉得两代人可以同窗学习的经历非常美妙,很享受这个经历。还有,我们学校的一位女教授的先生,就是在同一校园工作的水暖工,他们过得很幸福。”

  如果这两个例子放在中国会如何呢?

  这位想和女儿一起考研究生的女士的朋友会说:“别逗了,年过半百的人了,还上什么学啊?就算学出来有什么用?”她的女儿会说:“妈,你别和我们瞎掺乎了!”她的老伴更是觉得这个想法可笑至极:“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做做饭,养养花吧!”而这位中国老太太恐怕自己也会第一时间觉得这种想法太过荒谬吧。

  那位想要选择水暖工作为人生伴侣的女教授又如何呢?女教授的父母会质问女儿:“他要学历没学历,要收入没收入,要地位没地位,你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女儿的“闺蜜”们也一致反对,不看好这段恋情:“你现在觉得面包不重要,总有一天要后悔!”父母纷纷通过关系给女儿介绍高级白领,公务员,好像他们真的能给自己的女儿一辈子无忧无虑的生活。与此同时,水暖工的哥们儿也劝他说:“哥们儿,算了吧,咱配不上人家。回头我把清洁工小王介绍给你吧!”于是,想要继续读书的妈妈放弃了这个“离经叛道”的想法,但却在弥留之际深深遗憾。这位水暖工也主动放弃了这段感情,女教授则草草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公务员,一辈子在闷闷不乐中渡过。

  我不想在这里危言耸听,故意编织一个失望的结局,其实这些假想的结局更多的是基于这个现实世界的情境模拟。我们中国人始终最注重所谓的“现实”。我们“理所应当”地去选择那些更加能够带来实惠的人和事。不能帮助你升职加薪的书去看它有什么意义呢?不能为你带来房子和车子的男朋友又有什么吸引力?不能增加人脉的朋友有什么必要浪费时间相聚呢?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变成了“机器人”,去做那些“理所应当”的事:为了考试而背单词,考试过后却又什么都记不得,见到外国友人更是频频语塞;为了所谓的事业而自动加班,仅仅因为同事都没有下班,所以理所应当地留下来,即使只是像一颗无望的钉子钉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而已。

  所以,我们总是不快乐。因为我们常常会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理所应当的目标而感到失望。我们想要的只是结果,所以无暇享受过程,去享受生命的起伏,内心的喜怒。即使最后达到了目标,依然空虚。因为生命终究是由一点一滴的过程构成的迸发活力的有机体,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红砖摞起的围墙。然而更糟糕的是,那些我们去做的“理所应当”的事,根本就不是我们的梦想,那只是一个裹着漂亮包装纸的空纸盒。

  其实,只要我们可以在去做那些“理所应当”的事之前,先存一个问号,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如果这真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无论理所应当与否,我们都应该不辜负自己对生活的期许而认真履行;如果不是,继续机械地前行只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不堪。

  这世界并非全然悲观,真的,只要我们敢于撕开那张漂亮的包装纸。

  文/郁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