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咨询+资本”:财税金融服务机构转型的选择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库,汉唐教育,财税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2 07:59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计划的谋划之年。在“简政放权”、更加重视市场基础性作用的新时代,财税金融改革也进入深水区,由此产生的跨平台、多维度、产业链整合,正日益成为财税金融服务机构战略转型的选择。
4月11日,汉唐教育集团与六家合作伙伴在京举行了盛大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承办了以“新常态下中国特色新型金融智库建设”为主题的“2015首届中国金融智库高峰会”,为推进财税金融智库建设积极布局。
对此,本报记者梳理了会议中有关财税金融改革、管理会计建设的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签约 汉唐与六家机构共推管理会计及金融服务在国内发展
2015年4月11日上午,汉唐教育集团与6家战略合作单位在北京银泉大厦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此次系列签约的成果,代表着这家知名财税金融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以教育为基础,向智库、咨询、资本转型。
首先,汉唐教育集团与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互联网金融的O2O在线金融服务上展开合作。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果怀恩表示,从传统模式到互联网+教育的形态,新一轮教育变革在我们身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种变革带来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带来的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他说:“奥鹏和汉唐有很多年的合作。正是因为彼此相互信任,互相支持,以及双方对目标不断追求,期望实现更大价值的诉求,才让我们走到一起。我相信我们会一直走下去,赢得更多的市场和客户,预祝合作圆满成功。”
接着,汉唐教育集团与财会信报社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智库、报告、论坛、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财会信报社汪洪田社长在签约仪式结束后发言时表示,“作为市场化媒体,《财会信报》始终关注财税、金融领域,这一点和汉唐集团关注点高度吻合。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能实现优势互补,优势整合。”汪社长期望“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全力开展合作,共同发起成立财税会计、金融服务领域的联合机构,抢抓机遇,推进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双方将共同推进中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为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后,汉唐教育集团与北京商道互联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华兴口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中科企业家研究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合作单位将依托汉唐教育的“四大业务板块”,与汉唐教育集团在区域金融建设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相关签约也预示着汉唐教育集团新业务板块的正式启动。
北京商道互联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扬表示,以历史为经度,以世界为维度,以金融为杠杠,期待与汉唐在金融点上撬动世界,奠定自己的历史地位。郑州华兴口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润华表示,今年是金融行业的元年,未来金融行业的支点和重点应该在互联网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中科企业家研究院潘强龙院长表示,“没有实体是走不实的,没有金融是走不远的,我们和金融培训的翘楚汉唐教育的合作,对浙江金融业、企业界和中科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以给浙江的金融界、民营企业带来更好更多的服务。希望在
2015年的发展新常态下,中科和汉唐能够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在金融教育、财税服务领域,对浙江乃至全国有一个大的推动。”
最后,汉唐教育集团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本次签约仪式推向高潮。双方表示,将在普惠金融教育领域“小微金融中国行”的全国推动中展开具体合作。对于本次大型战略合作签约,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初本德给予了高度评价:“汉唐教育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教育机构,八年耕耘学员数万,其对金融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值得信赖和托付的。本次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汉唐教育集团的合作是正确的,也是非常成功的。”他表示,在以今后的工作中,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汉唐教育集团将本着优势互补、平台共建的原则,通过“小微金融中国行”这一大型活动,将“普惠金融”这一历史使命落到实处!
盛宴 与会嘉宾关注中国金融智库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之后,智库迅速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应该怎么建?新常态下中国特色新型金融智库建设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智库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是什么?已成为中国金融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
4月11日,“首届中国金融智库高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高峰会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汉唐教育集团承办。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初本德,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中国国际商会投融资委员会主席、香港国际投资总会联席主席余延庆,汉唐教育集团董事长张晓彬,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秘书长王惠普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培训部主任毛妮妮主持了高峰会开幕式和主题演讲大会。
初本德在开幕致辞中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金融系统唯一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在推动金融教育发展事业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指出,近几年,我国的金融院校在金融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清华、北大和人大等高等院校先后成立了多家金融研究机构,为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他强调,今年,我们国家已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全球关注的亚投行的成立,全面金融改革的推进,都给我们金融智库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金融院校建设新型智库出谋划策,推动金融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金融领域人才;同时,也希望各位向正在筹划中的中国金融智库联盟出谋划策,在推动金融学科建设的同时,为国家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在高峰会主题演讲阶段,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北省经济学会会长邹德文,著名经济学家、黄河学者、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参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李德,重庆工商大学前校长杨继瑞等五位专家,分别围绕金融改革与金融智库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国特色智库与中原智库建设实践、金融改革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民间金融智库的机遇挑战与思路等重点话题,多维度地探讨和勾勒出了中国特色新型金融智库建设的全景图。
王君在演讲中强调指出,建立金融智库当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智库首先要有独立的思想和批判的思维,其次要集中一流的有很好学术修养和训练的人才,第三要善于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从系统和整体上把问题弄明白,真正拿出一流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邹德文在演讲中谈及他对智库定位的看法时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入手,要做中国新型智库的建设者和成果共享者。接着,他从为什么要建、建在哪儿和怎么建三个方面对在武汉建立全国碳金融中心展开讨论,并列出建设智库的任务及八条政策建议,展示了智库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建设者作用。
耿明斋以多年来在智库建设方面的亲身实践体会,交流了自己对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相关问题的看法,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微观的智库建设案例。关于中国特色智库要往哪个方向走,他指出,智库要从过去的从文献到文献、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性质转变成为从问题出发、以服务为目的的新型研究机构。一是要有针对性,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性,有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要有开放性,要有频繁的交流、广泛的研究对象、多元化的思想、多元化的知识背景以及多元化的学科交叉;三是要保持独立性,保证正常运转的功能不受干扰,与决策咨询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关于智库应该解决哪些问题,他认为,第一是如何实现并保证智库的独立性问题,第二是如何获取话语权问题,第三如何建立起一支凝聚力强、目标性强、能战斗的队伍,第四是如何破除壁垒、搭建平台。
李德在演讲中首先对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的形势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针对金融如何加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持,他提出,首先要加强金融的协调和合作,按照国务院规定,选择服务功能强、服务范围广的地方,建立国家和区域金融中心;第二要落实有关金融政策的配套方案,包括金融改革规划,做好信贷资本市场的规划,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第三要加强金融创新,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简化债务融资发行流程,把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信息向这些区域扩散,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第四要发展绿色金融,包括绿色生态,打造一个生产力比较先进、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圈。
杨继瑞指出,中国金融的改革和创新为民间金融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对于金融智库的构建,他提出七项建议,第一,政府要从思想上改变对民间智库的偏见,破除所有歧视,对民间智库、政府智库、高校和社科院系统智库要一视同仁,提升民间智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第二,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金融智库竞争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和多种视角,弘扬民间金融智库对于金融改革、金融创新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增强社会对民间智库的公众意识和社会氛围;第三,政府要支持建立民间金融智库行业协会;第四,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旋转门”机制,催生出高质量的金融决策咨询成果,促进金融改革和创新;第五,要建立民间金融智库的市场稳定机制,扩大金融智库的经营范围,通过服务外包和购买方式扩大自己的智力服务水平;第六,要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智库的信息系统,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等载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息资源共享;第七,要增强民间金融智库的品牌营销意识,扩大宣传,占领制高点。
对话 金融院校专家聚焦金融智库建设
高峰会第二阶段为圆桌论坛。论坛上,我国高校金融学院与银行业七位专家以金融智库与金融教育转型发展为主题,展开高端对话。如果说,高峰会第一阶段呈现的是一场关于“三大经济带”与中国智库建设的全景式盛宴,那么,接下来的圆桌论坛就是中国金融院校版的高端智库脑力激荡。
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研究院院长张文中主持了圆桌论坛。他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金融领域的高端智库建设非常必要。目前,中国的高校系统客观上存在着“有库无智”和“有智无库”的现象。金融智库到底该怎么建,金融智库的定位是什么,金融智库跟金融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到底有什么关系,以及智库的发展对金融领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探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志杰说,第一,智库一定是在特定研究领域中的专家所组成的群体。第二,智库要能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有宏观层面的,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服务;也有微观层面的,为企业服务的。第三,必须专注,一群人长期专注在某个领域做研究,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才能去指点江山,为国家或者企业、行业做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强调,金融智库峰会的意义深远、很大。他说,中国需要自己的智库,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当我们的金融、经济跟其他国家的经济和市场发生密切联系的时候,在全球不同的智库都发声的情况下,由我们自己的智库来评价我们的经济,评价我们的金融市场,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投资者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同时指出,智库是一个舶来品,国际上有现成的评估体系,有不同智库的排名,中国可以自己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
中国银行总行评审委员会专职评委伍伟烨则从银行实践的角度,谈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说,对智库,市场是有需求的,银行需要银行家,金融界需要金融家。但智库建设,同时对政府、对金融界、对银行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决策者本身的决策水平要高。而且智库与需求二者还是互补的关系,不能把智库和决策者完全分开。参与智库的人本身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要爱这个行业,要真心为这个国家、真心为金融界和企业服务。关于智库的研究方法,他强调,要营造创新的环境,打造创新的团队;各种学派要互相尊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智库之间要有非常开放式的交流,站在全球最领先的高度,掌握最新的动态,才能掌握全局,拿出最新的方案。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雍和明的发言开宗明义,他说,真正的智库应该是在应对紧急状态时提供智慧,提供思想。一般的研究机构所做的一般性、应用性、基础性研究不是智库。他结合院校的实践体会强调指出,提升智库建设水平,必须做到八个字:国际视野,国家高度。关于智库建设,他支持建立旋转门机制,搞好智库人才梯队建设。
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鄢德春强调指出,新型智库发展的关键在于智库的自身建设。今年1月份中办和国办发布的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导意见,给出了特色智库的八大标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新型高校智库与民间智库的竞争靠的也是这一方面。学院在金融智库领域中聚焦科技金融,目的就是要打通科技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银行融资贷款过程中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论坛之后,来自全国部分金融院校和研究院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还就发起成立中国金融智库联盟进行了商讨。
汉唐教育集团就此开展的对外战略合作,预示着其在战略转型后将在智库、教育、咨询、资本四大业务领域全面进军,形成一个全方位、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开启汉唐集团新的业务征程。而这个转型或许将打通财税———金融培训机构发展的瓶颈,迎来多方参与的大平台,实现细化服务共谋共赢的新格局。
郝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