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末中国(大陆,下同)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千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超过100万人,其中广东的高净值人数量达到13万人,排名全国第一。
千万富豪规模超百万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已达112万亿元。其中,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千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首次超过100万人,较2012年增加33万人,较2010年已经翻倍,持有的可投资资产高达32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126万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37万亿元。
2014年末,全国共有7个省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5万人,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其中,广东的高净值人数达到13万人;四川则是首个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5万人的内陆省份。
报告指出,整体来看,受访高净值人群未来1~2年内对实业投资的观点呈现分化,约19%的受访者考虑在未来两年增加实业投资,约57%选择保持现状,而有24%考虑减少投资。针对实业投资领域,受访者的投资热情相对集中在创新行业和消费服务业,仅有不到10%考虑增加对传统制造业的投资。
与此同时,受访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普遍看好未来两年的金融投资。超过50%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到两年会考虑增加金融投资;另有约43%的受访者表示会保持现有金融投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近年来政府出台的鼓励行业创新等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创新的活力,并催生了许多基于互联网技术或平台的新型致富模式和“新富人群”的涌现。
据了解,这部分新富人群迈入高净值人士行列的时间尚短。他们中大部分是因从事互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创新型行业,而在近几年实现了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从职业构成来看,新富人群以一代企业家为主,主要是在新兴行业通过自主创业致富,另外还有部分是职业经理人或企业高管。其中,近80%的“新富人群”年龄在50岁以下。在投资行为偏好方面,“新富人群”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投资风险偏好较强,也更易接受线上私人银行服务。
权益类、海外投资旺盛
2007年起步至今,旨在为高净值人群提供财富管理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已日趋成熟,进入到比拼品牌、专业服务的精耕细作阶段。在此过程中,国内高净值人群的增长为私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需求变化也成为私行资产配置的“风向标”。
“去年我们的客户量和客户资产量增幅均达到近50%,其中明显变化在于,在境内市场上,客户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需求日益旺盛。”工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邹慧丽说。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境内资产中,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从2013年的37%降至30%;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占比也由2013年的15%降至10%。与此同时,股票占比则增至26%,提升约4个百分点;公募基金占比明显增加,由2013年的8%增至11%;私募产品、基金专户理财等占比从2013年的4%上升至10%。
除了境内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加大以外,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境外投资需求也日益上升,且内容更加多元。对此,中国农业银行私行部副总经理王水弟表示,海外投资需求旺盛是私人银行客户需求的主要变化之一,目前该行15%的私人银行客户有海外投资配置。而《报告》也显示,截至2014年底,拥有境外投资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占比已从2013年的33%上升至37%。
“中国高净值人士境外投资的动因更加多元,从分散风险、全球资产配置发展到主动寻求海外收益。”招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菁说,此前高净值人群境外投资主要由海外家庭成员生活需求拉动,理财目标较保守,对海外市场信息了解有限。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中国高净值人士的投资需求开始向多区域、多币种、多形式的跨境多元化配置转变。
“国内客户走出去的趋势刚开始,还会继续延续。”德意志银行私行部总经理黄凡认为,从国际私人银行市场发展情况看,美国、加拿大、欧洲高净值人群国际市场的资产配置在其个人全部资产中占比均超过30%,相比之下国内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海外投资需求增长也将促使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加强境外市场业务建设。
《报告》还显示,“财富传承”如今已成为高净值人群普遍考虑的重要命题,其重要性排序从两年前的第五位跃居到了第二位。其中,“脚踏实地”、“勤奋”、“拼搏”等个人品质和素质的传承被反复提及。大多数受访者希望有规划、有原则地将物质财富传承给子女,并期待他们培养起独立自主的品格和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家族财富,让财富成为子女生活和事业的助推力。
文 李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