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能力培养 开发学生潜能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能力,培养,学生,潜能
  • 发布时间:2015-07-15 12:36

  【摘要】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面对学生有限的天赋差异,我们应积极加强学生潜能的开发,而培养学生能力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能力 培养 学生 潜能

  人的大脑的潜能有多大?这是许多人思考的一个问题。有关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只用了3%,就是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用了5%,由此可见人的潜能的开发有着巨大的空间,而作为最有活力的学生更是如此。赏识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周泓说过“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因此,我们应积极创设环境,开发学生潜能,而能力培养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次变革,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同时,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走向成熟,具备迎风波浪的各种能力。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重大作用。现就学生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个人看法。

  1 学生能力的分析

  学生的能力在不同的学科范围内有不同的提法。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应加强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积累能力等的培养。对这些能力作综合归纳,可分为两类,一是基本能力,再就是综合能力。

  2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它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教育就是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实质上,也就是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自身的核心内容。即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不注意能力培养,那么就无法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学科课堂教学摆脱困境的要求。我们正进行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单纯应用课本知识解题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否定。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围绕着“应试”而传授知识,学生为考取高分而学。因此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尚未完成的建立。多数教师正处在“十字路口”,处于迷茫之中。如何迈出第一步,难以定论,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摆脱困境的需要。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但单纯是为了“应试”,而是要发展技能,既要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综和能力等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成为一个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优化学习管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拓展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和操作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教师点拨、指导的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健康的竞争精神。积极指导学生主动进行三级预习,并适当扩展;认真开展三级备课,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

  其次,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老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过程的操作,就要具有培养学生能力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中潜在的知识点,让这些知识点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裁体。有效的启动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思维过程及发展趋势,让学生能够主动参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在了解观察的要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要领进行的反复的观察实践实现的,要创造条件,就学生多观察、多参观,教师不但要交给学生些观察日记,并作观察小记,否则是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方案更加突出以育人为主的教育新理念、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更加突出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的联系、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系列新要求。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定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在日常工作中树立重素质教育、重全面发展、重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主动为学生服务,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只要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尽最大可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一定会为他们将来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桂荣 李宏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