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数学,新课改,中学生
  • 发布时间:2015-07-15 14:16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在上面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课堂发言也只能有一小部分学生参与,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观望状态,通过这样反复教,反复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束缚。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实践。

  1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阵地,学生在课堂中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做的就是换“代”为“带”,从主讲的位置变为导师的位置,为学生做指导,当参谋。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一人讲变为学生大家讲,主动讲,相互讲。课堂上要全员参与,讨论探索,在讨论中学到方法,在探索中得到提高。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替代,教材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答,疑难让学生问,规律让学生找;教师的作用主要在点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引路搭桥。

  2 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正做到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使数学的课堂充满活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课堂学生的学习与课前的预习是分不开的。

  课前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中的知识障碍,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预习时首先明确预习目标,再按照老师给出的预习学案由浅入深的学习探索,对其中的疑问可以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老师进行点拨指导;预习学案老师要收回检查,明确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以便在课堂展示时有效点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养成复习的学习习惯,对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4 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小组合作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分组:

  一是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

  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

  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采取轮流制,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意说话或是不敢说的同学提供展示的机会,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5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预习,教师指导——课堂学生展示,教师补充——课后学生反馈,教师查漏补缺。因为有了课前的认真预习和小组合作,课堂学习就会很活跃,充满活力。首先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分组,学生领到任务后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作好展示的准备。当然学生的讲解能力是需要培养的,经常练习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展示时老师可以适时穿插点评,或让学生点评,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点评不到位时,老师可采用追问的方式对问题进行点评,从而使题目得到圆满的解答。整个展示过程中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课堂是学生们的课堂。展示后可有几分钟的达标测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下一步的讨论交流和讲解点评。

  总之,“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展示汇报,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集体观念,增强了竞争意识;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思维广了,头脑灵活了,口头表达能力强了,班级更团结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便充满活力了。

  邹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