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思考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农村,初中,体育
  • 发布时间:2015-07-15 14:2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树立新理念,真正达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境界,成为每一位农村体育教育工作者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体育教学 现状 措施

  体育教育,就农村看,由于受教育观念,客观条件,课堂形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目前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多年来从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所积累的一些经验,谈一些看法。

  1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1.1 观念落后

  (1)在广大农村,就家长而言,因“望子成龙”心切,老认为孩子只有考取大学,才会取得铁饭碗跳出“农门”,所以总是以“分数第一”来要求孩子,而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理解不重视不支持,把体育课看成是副课。学生如果要几本学习资料,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在认真学习,就全力支持,但如果是要个篮球象棋呀的一些活动用具,定会被认为是走上歪路而大加指责。

  (2)许多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也往往忽视体育课教学,认为体育就是活动,上课随意性较大,缺乏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也比较简单,让学生走两圈,跑两圈,跳跳蹦蹦做做操,然后仍个篮球大家抢,一堂体育课就OK了。有些学校,学生一升到初三就直接停上体育课,把时间留给文化课。

  (3)学生自己不重视。在诸多社会错误观念的误导下,许多农村初中学生对体育缺乏足够认识,上课不听从老师指导而自由活动,有时故意逃避。有些学生一升入初三,为了复习升学就干脆不上体育课,造成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严重欠缺。

  1.2 设施较差许多农村初中至今还没有较正规的活动场地,有些场地狭小不合乎训练要求,甚至连百米长的跑道也没有。体育活动器械也相当匮乏,就篮球还比较普遍,其它如排球、足球、鞍马、吊环等都残缺不全,有些器械由于管理不善已经损坏,失去使用价值。在这些方面城乡差距很大,城里学生的有些活动器材,农村学生见也没见过,更不要说使用。

  1.3 缺乏专职教师

  目前,农村初中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现有的许多兼职或代课教师上体育课连正规的口令和体操的基本步伐都不甚清楚,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创新。再者,由于农村初中自然条件差,许多科班出身的体育毕业生也不愿意到偏远的农村去任教,勉强来的体育教师,老想着个人的调动或转行,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体育课自然很难上好。

  1.4 课堂缺乏活力,训练不系统

  许多农村初中的体育课仍然是老模式,一堂体育课一般是集合——跑步——做操——解散,最后给学生一个球自己玩,所谓“上课一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收不到体育课的真正实效,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2 改变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对策

  2.1 加强体育教师的进修培训

  对于现有的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进修,努力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另外,要鼓励在岗体育教师积极自学,吸收新的教学信息,更新和提高知识层次,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2.2 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各级政府应多关心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尤其在经费上多给予支持,增加体育设施上的投入,购制一些实用和必用的体育设施。学校自身也要主动争取爱心人士的捐助和国家有关项目,也可通过自筹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另外,学校还可以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像木马、跳绳、沙坑、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器材,完全可以自己加工,以补充和改善教学条件。

  2.3 科学分类训练

  上体育课,一定要根据学生性别不同,分男女进行不同的项目,同时要考虑个别体质特殊的学生,比如发育不够健全的、肢体能力较差的等等,都要特殊对待,适当照顾,切不可搞一刀切。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一些体育特长生,像力气大能举重投掷的,腿长奔跑速度快的,肢体协调性好善于表演的等等,可以选拔出来,根据其自身优势进行个别特殊训练,或许会有较好的效果。

  2.4 定期召开运动会

  学校要定期召开运动会,就一些篮排球、跳高跳远、短跑等普通的项目进行比赛,也可以选择一些如爬山、攀援、摔跤等“土项目”,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也能给特长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派代表参加一些县市级甚至省级的中学生运动会,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对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也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作用,承认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差距的客观存在,然后通过各种渠道,群策群力,相信现状一定会改变的。

  仲伟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