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艺术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思想品德,初中,导入艺术
  • 发布时间:2015-07-15 12:54

  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它是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只有学好了思想品德课,才能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把握住航向并为以后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很多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这门学科枯燥、知识点多而且很难记住。

  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教材本身的问题,其二是教师自身的问题,如没有精彩的导入。这些年,经过笔者的不断实践研究发现:要想上好一节课,最开始就得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就好比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导入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自己的经验缀文如下,和大家一起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艺术。

  1 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他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顺利掌握新知,发展智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2 课堂导入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依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遵循导入的相关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灵活多变地来进行课堂导入,常见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轶闻趣事法

  思想品德教材是以讲故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故事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比如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从众与自主》时,我就给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农夫与驴》的预言小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有趣,而且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缺乏主见而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这一点恰到好处的引出了我们的主题,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2.2 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导入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从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如我在上《珍惜劳动成果》这一课时,采用的便是这种方法: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对劳动的意义进行回顾,由劳动创造了财富引出对于劳动者辛勤创造出的劳动成果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来进行引入,从而取得双重的效果。在后面学习的几节课中我也是采用这样的导入方法,感觉效果还不错。

  2.3 引言导入法

  科教版思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读来琅琅上口,尤其是每一课的开头都有一段十分耐读的“引言”,读来更是亲切、感人。如《我们的责任》一课,教材的引言这样写道:“当你每天背着书包按时到校学习时;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求救,诚实而不自欺时;当你看到同学的笔坏了而主动递上一支时;当你吃完一支冰糕,小心地将包装纸投入垃圾桶时;当你乘车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身边的老人时……”

  引言用优美的排比句式和贴切的比喻把责任当作人生之路的航标灯和一副担子,形象地说明了责任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引言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我们有哪些责任?承担责任对我们成长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引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责任问题的学习欲望。这样优美而发人深省的引言举不胜举,对于这些唾手可得的现成资源,在导入新课时更要加以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利用引言导入,可以为一堂课设计一个出色的开场白。

  关于教育,有这么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品德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备好导入,使课堂精彩纷呈,才会使同学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日渐浓厚,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胡文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