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初中,英语,语言学
  • 发布时间:2015-07-15 13: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或团队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本研究主要以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为研讨对象,通过学生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的乐观态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 合作策略 实际意义

  传统的外语教学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特别强调语法知识的传授,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尽管最近几年“合作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分组不科学、分工不合理、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因素,而未达到预期效果。围绕英语新课程标准,我们不仅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把英语教学与感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挥合作精神”,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提出行之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大意义。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小组合作学习”呢?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或团队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不害怕犯错误,有效克服了语言的焦虑感。

  (2)合作学习能够使师生关系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合作学课堂模式下,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体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

  (3)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成为教学活动中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⑷ 合作学习促使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来进行不断地自我修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通过自身工作实践和我校开展的“63”阳光活力高效课堂模式,并与我校英语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研讨,结合大量课堂实践后,得出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结构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英语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情况,合理搭配。

  1.1 根据“63”阳光活力高效课堂理念,我将班上英语学习小组分为六人一组,即AA、BB、CC三层。AA一般应选拔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任;BB一般由学习和行为表现一般的学生担任;CC一般由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效率较差的学生担任。

  1.2 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AA)、中(BB)、低(CC)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1.3 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旗等,可增强团体凝聚力和提高学习竞争动力。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合作交流。因此在小组学习中把学生从被动的去学转变为主动地去学非常重要。

  3 选择有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途径

  3.1 让学生们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role-play,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接受性。

  3.2 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话题(Topic)”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积极认真的讨(Discussing)得出结果,老师给出点评。

  3.3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在课前做dailyreport。

  4 教师要当好总策划人和总制片人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与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消费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合作和民主的和谐关系。因此,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行之有效,英语教师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4.1 要制定出一个可操作的合作学习的规则,让学生有章可寻,坚决杜绝表面上的“假热闹”。

  4.2 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名优秀的聆听者,思考者,发言者。

  4.3 要依据合作学习理论的要求合理的选择合作时机,以达到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

  4.4 应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

  4.5 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

  4.6 应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差异,分层次的设计作业,避免“一刀切”,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找到自身的立足点和信心,最后达到共同提高这一目标。

  4.7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及时进行以鼓励为主的总结评价。

  总之,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动机的激发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会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每个学生都通过积极的参与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心智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会合作学习的学生是会学习的学生,学会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老师是高明的老师。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2]王坦《合作学习的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 2001年版

  [3]龚凡履《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年

  [4]田建芬《合作学习浅析》、《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1年第1期

  [5]关文信.新课程理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李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