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地少不是收拥堵费的理由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交通拥堵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
  • 发布时间:2015-07-28 13:19

  7月22日上午,以“生态智慧、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5年(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广州开幕。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广州人口比伦敦多出三倍,交通用地仅为总用地的10%~12%,比伦敦更需要用拥堵费来治拥堵。

  谈及交通拥堵费的话题不是一天两天了,此前北上广及杭州等城市都曾传出拟打算征收拥堵费的消息。就专家学者和民众的态度来看,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始终在激烈对峙。支持者大讲利用价格杠杆缓解交通拥堵的好处,反对者则质疑收费的合理性,认为收费治堵有懒政之嫌。于是,每每谈及这个话题,都会引起一场激烈论战,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拥堵费并不是一道是非题。从理论上讲,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的确能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这一点,即便质疑者也无法否认。问题的焦点就在于,单纯提高出行成本,能否治标治本解决拥堵;在提出向公众收费之前,政府有没有穷尽一切办法治理拥堵?

  按照仇保兴的说法,“广州人口比伦敦多出三倍,比伦敦更需要用拥堵费来治拥堵”。不过,堵车不堵车和人口多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香港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寸土寸金,人均道路不足0.3米,平均每公里道路车辆密度是北京的1.8倍。从数据上看,香港不堵车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和内地的许多城市比起来,香港的交通状况委实好得多。秘诀就在于,当地一方面通过高架桥、双层路、回转线,以弧形分流车辆,并辅以单行线设计,确保车速够快,不易引起车辆堵塞;同时,公共交通发达,九成以上市民选择公交巴士、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大大减轻了交通压力。

  反观内地,许多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导致了路网的分流能力和纠错能力很低,使得交通拥堵问题无法解决。同时,公共交通班次少,乘车空间太过拥挤,“感觉被挤掉了起码的尊严”,使得许多有车一族宁愿独自驾车堵在路上,也不愿乘坐公交或地铁。

  实践证明,缺乏大交通的综合意识,配套措施跟不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车矛盾,拥堵费很快就会面临边际效应递减,甚至陷入“越收越堵”的困局。就拿许多人奉之榜样的伦敦来说,也在逐渐走下神坛。由于行政费用花掉了拥堵费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费用却被削减,尽管拥堵费的价格在10年间持续提高,然而效果却在不断减弱,伦敦依然高居英国交通最拥堵城市榜首。

  解决交通拥堵,不能只盯着收费。每个人都是理性人,如果城市道路依然不合理,公共交通依然缺乏吸引力,人们两害相侵取其轻,恐怕还是宁愿缴费也要开车赶早晚高峰。到了那天,政府收拥堵费,不仅会被质疑懒政和敛财,也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拥堵。

  文 王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