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方资源课程开发之我见
- 来源:学问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方资源,幼儿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10 14:42
【摘要】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本文就利用地方资源丰富课程内涵、利用地方材料创新课程实践、利用家长资源拓宽教育外延、综合地方资源塑造课程本色四个方面着眼,结合我园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有效开发利用高台地方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方资源 幼儿教育 全面发展
地方资源,顾名思义,即当地所特有的资源,包括地方材料,地方文化等。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开发利用地方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园各项活动,成了幼教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如何开发地方资源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谈一些浅见。
1 利用地方资源丰富课程内涵,探索走本土化路线
首先,要理解地方资源的内涵。地方资源是学校所在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方地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现在我们大力提倡用地方资源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地方资源来源于幼儿所生存的环境,是幼儿所熟悉的,是幼儿所乐意接受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本土化教育,更能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次,要探索走本土化路线。在执教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大城市的课程教材并不完全适合在我们小县城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说,在未来版的教材中,有些是向幼儿介绍西湖、断桥、雷峰塔的,对于这些外地的文化特色,单单靠几张图片要让我们这里的孩子完全接受、了解,那是不太现实的。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学会筛选,学会经验的迁移,于是我们就探索生成了一个新的主题《夸夸我们的家乡》,主要向幼儿介绍一些家乡的特色小吃和特产,如搓鱼子,面筋,东庄西甜瓜,高台西葫芦等,让幼儿知道家乡的文化特色,萌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再次,要利用地方资源激发幼儿热爱家乡情感。恩格斯说,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对幼儿从小就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留芳百世的提督阎相师、二十五岁即为国牺牲的红军先烈王铭五、为保护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奋斗一生的郭元亨先生、用残缺的身体,谱写生命赞歌的许艳红等等。我们应该利用这些名人资源,让事实来说话,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宣传、教育,以名人为榜样,走近人物,走进历史,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 利用地方材料创新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内,区域活动是孩子最乐意参与的,因为在每个区域里面,幼儿都能找到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当然,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关键,如果我们总是以“老面孔”出现在孩子面前,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失去新鲜感的。我园是一所城乡相结合的幼儿园,很大一部分幼儿来自农村,如果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时常更换一些本土材料,那一定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更让幼儿感到新鲜和好奇。比如在美工区,我们可以投放一些大豆、绿豆、蚕豆等豆类,利用它们来粘贴画,幼儿们特别感兴趣;在种植区,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变换盆景,秋天我们可以放各种菊花,冬天我们可以换成水仙花,春天我们可以放几枝桃花,迎春花,到了夏天我们可以建议家长们带领孩子去月牙湖看一看荷花;在动物区,我们可以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去湿地捉蝌蚪,并把它们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一起观察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去湿地公园捉泥鳅,并引导幼儿观察泥鳅、认识和饲养泥鳅;还可以饲养小螃蟹、小金鱼等,供幼儿观赏,了解它们的习性,从而增长他们的知识。在操作区,我们还可以利用筷子来夹豆子,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等。
3 利用家长资源拓宽教育外延,切实发展幼儿的能力
家长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现实的地方资源。在学前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为了能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我们首先要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以及需要家园合作的地方。只有这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说,有时候有些教学活动需要课前对幼儿做一些知识铺垫,那我们常常请孩子们回去问家长,让家长对幼儿进行知识传授,这样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听到各种答案,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回答;有时候,有些活动需要请“理发师”“厨师”等特殊职业的人,那我们就可以请家长中当厨师的或者当理发师来为小朋友上课。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也会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变的更加丰富多彩。4 综合地方资源塑造课程本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如一望无际的田野、丰富多彩的农作物、神秘奇特的昆虫等等。立足这些地方资源,幼儿园探索打造属于自己的课程本色。幼儿园以兰州版新编幼儿园活动教材为线索,以农村地方化资源为素材,以课程整合为依托,从园内到园外,从室内到乡间,从小区域到大社会,不断拓展课程内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联系当地实际,挖掘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使幼儿园课程更趋地方化、个性化、多样化,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又增强了对社会和自然的感知与了解。老师们通过各领域的活动来帮助幼儿感知地方之美,如美工活动:让幼儿通过泥工、绘画、手工,表现家乡的美丽风光;语言活动:开展关于高台民间故事讲述、童谣朗诵、讲述家乡的新变化等活动;科学活动:认识家乡的农作物、湿地、天鹅等等。同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是未来小主人、我爱我家等活动,把孩子们对家乡的具体形象认识作了一系列较为全面的概括总结,从而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作为激励幼儿积极向上的动力。
开展健康活泼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活动,也是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活动形式。它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活动,而且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充分利用小班孩子由老人接送的特点,在小班开展了民间儿歌游戏活动。如能锻炼幼儿手脚灵活运用的“抓子”、“跳房子”、“滚铁环”、“陀螺”等;能锻炼跳跃、奔跑的“跳绳”、“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能训练平衡的“踩影”、“抽七打八”等……这些游戏不仅对幼儿的品格培养、体魄健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孩子能力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催化作用。挖掘新鲜有趣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如障碍跳这一项目中的“障碍”,用的是一些废旧饮料瓶,跨栏跑中的“跨栏”,用的是秸秆,“夹物高手”中的材料,用的是黄豆……另外,还开展了滚轮胎、扔沙包、摘果子等比赛,虽然没有昂贵的道具,但孩子们却充分感受到了活动的快乐,也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产生了更加浓厚的感情。这些材料唾手可得,孩子们兴趣来了可以随时投入到有趣的运动中去。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科书。”高台是一片亮丽而广阔的天地,有着独特的物产资源和地方文化,幼儿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效的地方教育资源,因地制宜,立足素质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活泼、自信、开朗、勇于探索的新世纪儿童。
点评:《挖掘地方资源潜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一论文从利用地方资源丰富课程内涵、利用地方材料创新课程实践、利用家长资源拓宽教育外延、综合地方资源塑造课程本色四个方面着眼,结合高台县城区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有效利用高台地方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个人观点:
首先,观念新。他能从新课标中挖掘,打破旧的观念、旧的培养模式、旧的教学方法,能根据高台地方特色,充分挖掘高台地方资源,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角度新。在选题时往往采用:“老问题要有新角度,常规的东西要有特色。”的理念。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实践性和应用性充实可用,自己的感受和个性突出。
第三.论文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思路连贯,文脉畅通。紧紧围绕探究型教学方式,用四个论点分别论证。
闫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