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出击

  政策底以来市场结构已经分化,投资更重短期确定性,积极财政方向和基本面好的成长股表现更优。

  8月6日,两市成交量降至本轮调整以来新低,475亿股,相比5月28日最高峰1300亿股萎缩64%。政策底后有市场底,成交量萎缩是重要指标。这是好现象,投资环境已经从战略防御走到战略相持。当前的成交量萎缩的空间已经接近历史峰值,但时间上可能还不够,毕竟本轮调整至今不到两个月。

  当前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猪肉价格上涨和美联储加息导致的货币政策转向;二是增长乏力、需求不振下的盈利下滑,前者是通胀逻辑,后者是通缩逻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此外,担心市场估值仍非常贵。对于市场底,我们理解有两类,第一类是价值底,绝对估值便宜,价值投资者入场,这种底通常是大底,如市场整体PE,1996年1月16倍、2005年6月15倍、2008年10月13倍、2014年7月12倍。目前是23倍,但价值底史上少有,通常是多年熊市熬出来的。第二类是价格底,趋势投资者认为这个位置有盈利空间,就形成中期底部,如1996年、2006年、2007年每次中期调整后的底部PE均不低。当前场内机构投资者的仓位普遍偏低,估算公募基金股票型八成、混合型七成出头,私募三成以下,这本身说明对负面因素有一定预期。未来,基本面不温不火算符合预期,而若美国9月未加息,那将是好于预期,加上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将讨论“十三五”规划,届时可能形成新的市场主线。中期而言,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逻辑仍在,如顺利渡过两道坎,市场仍有望形成新的趋势。

  市场大跌后的震荡阶段,投资者决策普遍偏短期化,追求确定性的政策事件催化。与此同时,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稳增长由守转攻,专项金融债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等,或有望撬动万亿基建投资,水泥等基建领域受益,加上近期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回暖,受此双重利好驱动,水泥为代表的建材板块一段时间表现不俗。成长股也因基本面差异,开始分化。比如一度新能源汽车主题受市场热捧,背后源于基本面数据利好刺激。根据工信部8月5日发布的数据,2015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4万辆,同比增长250%;2015年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9.89万辆,同比增长3倍。

  市场中期调整指数跌幅通常在20%-30%之间,本次股灾上证综指跌35%、创业板指跌43%,跌幅明显过大。本轮牛市的两大根基,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基本面改善趋势未变、居民资产配置向股权类资产迁徙趋势未变,暴跌后市场需要时间震荡蓄势,但不至于走熊。

  目前是战略相持期,指数处于震荡的低位,走到战略反攻还需渡过一些考验,当前策略为集中优势兵力、定向出击。

  出击方向是城市管廊建设、通州。政策性银行首批3000亿元专项金融债即将面世,备选项目须在保障房、城市管廊、水利等基建民生领域。此前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地下综合管廊,作为稳增长抓手投资正当时。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的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远期规划上,按省均500亿投资估算,未来5年规模将在1.5万亿。投资驱动看,两条主线将最为受益:一是基建投资,包括建筑建材、机械设备等领域;二是排水、给水、电力、通讯、供暖、油气等管网铺设。另外,7月28日我们组织通州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周边仍具备大量可开发土地区域仅剩通州,考虑人口疏导和产业发展需要,未来通州将更受重视。新城中心区已经处于实质性建设阶段,配套设施全面开花。

  而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是牛股的主战场,从产业角度出发,自上而下“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引领的技术渗透、制造升级,自下而上收入水平上升和90后消费群体崛起推动的娱乐健康消费,是转型的方向和动力,这个主线不会变。短期选股更重业绩,另外,股灾后追求确定性使得白马成长优势体现。

  荀玉根/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