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家Ross把它引入到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资本结构会向外界传递有关企业真实价值的不同信号。企业管理者(内部人)应该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以传递正面的信号。在给定投资水平、债务水平的前提下,资本结构可以充当内部人有关企业收益分布私人信息的一个信号。这一观点由Ross首创,在他的模型中,企业管理者了解其企业收益的真实分布,而外部投资者则不知道。由于破产的概率是和企业的质量负相关而同负债水平正相关的,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的企业破产的可能性较低,管理者可以选择较高水平的负债,而低质量的企业破产的可能性较高,管理者无法模仿高质量的企业而选择较高水平的负债,所以外部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水平视为企业高质量的一个信号。
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发展后,在80年代中期却逐渐放慢了前进步伐。究其原因,在于新资本结构理论的核心——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显出疲态。在此形势下,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作为新资本结构理论的延续,在融合各派观点、理论并突破信息不对称理论束缚的情况下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的研究主要可划分为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以及资本结构产品市场学派。
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主要研究公司资本结构如何通过影响公司控制权的安排,从而实现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该理论的主要研究目的是研究公司控制权的最佳结构。与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不同,资本结构产品市场学派主要研究公司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产品市场特征等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学术界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资本结构安排是综合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经营战略以及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后所做出的决策,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后资本结构理论并未将前述的新资本结构理论推翻,也没有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后资本结构理论只是对前面所述各类资本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继续丰富。与新资本结构理论相比,后资本结构理论是突破信息对称性假设后的进一步研究。
从上述资本结构理论中可知,企业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这一理论上的最佳资本结构就是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由此看来,理论上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实存在。这一理论上的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将现实的情况理想化,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如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没有一个公认的负债比例的数量化标准,也可以认为最佳的资本结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企业各不相同。
在西方,一般认为负债比率不应超过50%,否则说明企业的债务资金多于权益资金,将使企业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其投资和贷款安全性产生疑虑,也使实际的债权人产生债权难以保证的危机感。虽然资本结构理论可指导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行为,但实践中,面对筹资活动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资本结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有关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管理的核心问题。
从资本结构的理论看出,最佳资本结构的核心是确定最佳的负债比率,实质上是通过对负债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权衡后,确定一个与企业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负债比率。最佳资本结构可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从理论上看,衡量一个企业资本结构是否最佳的标准主要包括:(1)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2)企业的价值最大。但实践中,评价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可以出自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的不同利益和需要。因此,可采用多种评价标准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EBIT-EPS分析法、比较资本成本法和比较企业价值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的财务人员对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但不能将这些方法作为评价资本结构和理性的绝对标准,实践中还应考虑影响资本结构的其他因素,加上财务人员的经验加以确定,力争使资本结构趋于最佳。
(完)
文 王棣华 张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