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离产业还有多远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产业,电影,经济学概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2 15:25
坊间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在北京东北角的咖啡馆里,十桌有九桌在聊电影投资,并且你能同时听到至少有5部戏有杨幂、黄晓明、Angelababy……虽然这些人的平均消费大致从30元到120元不等,但他们洽谈的项目却没有少于5000万元的;而在另一些咖啡馆和酒吧里,另一批人谈的则是少则两亿、多则没谱的影视基金……
虽说是段子,有夸张的成分,但用来形容如今影视业的热闹喧嚣却一点都不为过。可是作为应邀写了一年“产业”专栏的作者,每当我看到经济类的新闻、读到经济学角度的文章时,总会怯怯地觉得,以时下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而言,似乎怎么也没法称之为“产业”。
在笔者看来,产业是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学概念,也就是说,当我们去分析研究一个行业的时候,诸如产业内部结构、布局、政策法规、产业链,以及和其他产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是可以用普遍适用的经济学理念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的。最常见的研究方法里有一种类比法,例如与其他国家同行业做对比,或者与同一国度内的其他行业做对比。下面让我们条分缕析,逐一求证。
首先,产业概念下的产业结构,应该符合市场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特征。例如,产业链上同样环节的企业单位数量应该是符合有效竞争、有助于产业内价值流动、有利于产业内资源有效分配等原则的。在这些经济学标准的前提下,不会有大量低效率高成本的企业长期存在,而是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以达到相对适用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以中国电影行业而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院线数量问题。从2002年实行院线制至2014年底,有47条城市院线存在,其中第一名的票房市场份额为14.28%,倒数第十的仅为0.18%,倒数第一的连0.01%都达不到。其中前10大院线累计票房占比达到66.93%。
再看银幕数量,当我们查阅美国院线数据时会发现,在相当长时间里,美国银幕数量始终在4万块上下徘徊,也就是说,有新开的、也有关闭的,但是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其中23671块银幕为前10大院线管理,占总量约60%,但其总院线数量只有25条。
相比之下,中国的银幕数量持续10多年保持了16%-48%的增速(这当然是一个行业刚刚复苏之后高速发展的典型现象)。中国前10大院线管理的银幕数占总量约55.93%,这与美国前10大所占的60%看似非常接近,但中国剩余的44%银幕则分布在37条院线名下。
大量的同类从业者,可能意味着高度的市场竞争状态。可中国院线的现状是,多数院线都是地区院线,受到地方行政的支持或保护,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范围的院线不足10家。而且,虽然院线数量多、影院增速居高不下,却没有一条纯粹的在世界其他国家常见的艺术院线。换言之,院线之间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彼此之间少有进行目标市场细分、差异化定位等最基本的竞争行为。
其次,在产业布局上暴露了资源浪费型的投资方式。一个行业是否可以称之为产业,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要有相对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和投资行为。虽然任何投资都允许有赔率,金融投资也从来不恐惧高风险,但却惧怕不知道风险的存在。
放眼今天中国的电影业,有着年产接近700部的制片数量,可只有不到一半电影有机会通过影院和观众见面。假如以金融分析的市场风险概念来衡量电影数据,我们姑且可以把上映以后的盈亏视作“市场风险”,是投资者不可控且必须面对的风险,那么一大半一开始就注定了会“胎死腹中”的产品为什么会被投资和生产出来?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广告词汇叫“院线电影”,貌似有着100%把握拍完就可以上院线。但悲哀的是,几乎这种自称“院线电影”的片子从来都不会出现在影院里。看看冯小刚张艺谋们,有没有过以“院线电影”来忽悠投资者的呢?他们不需要。可以说,这些命里注定不会在银幕上放映的“院线电影”就是拿来忽悠那些非专业投资者的。中国电影目前无法算得上产业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者多数不是专业投资人,无论从电影角度来说,还是从金融角度来说。
专业投资人应该了解电影的基本生产销售流程、法律法规、风险评估依据和风控手段。如果说那些因个人好恶投资的还算得上是有电影梦的话,那些为了投资回报、周期报告而逼迫电影制作者以违背电影创作规律拍电影的人,就称得上“穷凶极恶”了,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无非是害人害己。
另一个资源浪费的现象表现在影院投资建设上。即便从宏观数据预测中国的银幕增长数量尚有空间,可在某些地区的扎堆建设已经凸显了这种盲目投资、信息不透明、对市场预判不冷静带来的资源浪费乱局。
第三,缺乏对产业化的自知、自觉。一方面,因为行业缺乏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整个产业链的细化分析研究,无法清晰准确描述产业化构架下的管理架构、人才架构,导致一方面在很多专业岗位上的人才奇缺,而这些相当于高级技术工人的岗位,又是决定一部电影的技术含量、工业化水平的关键部门;另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所谓科班或非科班的年轻人盲目入行,却不能迅速成为电影产业化道路上的加速力量。
任何深入的产业经济学研究,除却对现状进行分析外,还需要对产业的未来趋势及其与其他产业关联时的策略进行预判和分析。因为电影业连自己的产业经济格局、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管理学、经济学概念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当然无从在与其他比我们要完备得多的产业交叉时有超前的、理性的判断。这个问题目前主要表现在电影业与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的交集上。
产业经济研究经常用到的一个理论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五力分析”理论,其中一条是“新进入者威胁”;而“价值链理论”更是明确了每个环节的价值于产业或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有基于产业框架的思维和判断,就不会轻易允许增加不必要的环节并因此减少自己的利润。
简单说,产业间是一定会有交叉的,但究竟是合作双赢?还是一方只为另一方提供技术服务和平台,或者真的发生“化学变化”衍生新的产业格局?相信这类问题以后会遇到更多,需要行业有在产业经济观念基础上进行自我审视的能力。
第四,任何产业都应有完备的、且能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在此处暂且不谈电影创作者最关注的分级制和审查制度,只从产业角度说。
中国现在资金实力较好的电影公司纷纷通过“前后向一体化”等扩张行为构建所谓“全产业链”架构。而美国历史上3部和反垄断有关的法规,却强迫旧好莱坞大公司从“制发放一条龙”的架构中把放映分离出去。那么对中国来说,是一条龙有利于产业的健康成长?还是反垄断带来的竞争更能提高活力?这显然又是必须从产经角度去研判的问题。而且,相信它也是中国电影人在不远的将来就必须要面对的。
抛砖引玉,如果认真以产业经济学的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还会发现很多问题,更会发现中国电影业离产业化标准和工业化水平都还颇有距离。规模大并不等于到达“产业”标准,有可能只是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的作坊群。速度正是一柄双刃剑,有可能因高速而迅速缩短距离,更有可能因高速而掩盖诸多问题。
一句话,电影艺术创作需要热情和浪漫,电影产业则需要冷静和严谨。
韩小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