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促进法》:为电影发展保驾护航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电影产业促进法
  • 发布时间:2017-06-06 14:05

  自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以下简称“《电影产业促进法》”)经历了数度修改,又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及多方征求意见,终于在11月7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将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电影产业促进法》涵盖了电影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电影产业各个环节,一方面希望通过简政放权,激发电影市场主体的创作活力;另一方面旨在加强对行业中不规范现象的监管力度,从而使电影产业能够有序健康地持续发展。《电影产业促进法》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尤其在中国电影票房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更有其实践层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依法治国在文化领域的落实。

  电影《叶问3》涉嫌票房作假问题受到调查的事件让电影市场的乱象浮出水面。据统计,每年至少有一成的电影票房是被“偷走”的,这不仅扰乱了消费者的判断,更是对我国电影市场的损害。为了治理这种乱象,加强对票房收入的监管、让虚报瞒报票房收入行为承担相应罚责,该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将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除罚款外,对于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许可证。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备案电影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因此,简政放权、激活市场作为电影产业改革推动的重要方向,也写入法案当中。不仅简化了电影的审批程序,还降低了电影行业的准入门槛,通过完善监管措施,细化监管程序,加大打击违法力度来规范产业发展。

  此外,《电影产业促进法》对国产电影的资金投入和放映时长也做出了规定,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题材电影要给予基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同时还规定了国产电影放映场次、时段和全年放映电影时长的占比,以期为仍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电影保驾护航。

  但在此次即将生效的法案中,仍然未对呼声颇高的电影分级制度进行落实,有业内人士分析,该法仍然主要针对整个电影行业的规范与促进,随着对《电影管理条例》的修订,某些问题的细化部分也将随之体现,但部分问题可能需要制定专门的配套规定,仅靠一部《电影产业促进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电影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文/杨涵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