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配音老祖母们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配音,向隽殊
  • 发布时间:2017-06-06 15:03

  祖母级的配音大师向隽殊去世,新闻网站和朋友圈里只极小范围地热闹了一下,旋即回归寂静。电影票房大跃进的时代、电视剧集井喷的时代,地标性配音艺术家在新闻上所遭到的冷遇,不一定反映观众的健忘和代沟,但却能部分反映媒体和整个娱乐业的认知陷阱。

  向隽殊生于1925年,享年91岁。其声音的识别性超强,而且为人低调、戏路子极广,一生配音300多部电影,估计这还没算上她配的朝鲜系列电视电影《无名英雄》和巴西电视剧集《女奴》。她获过第1届金鸡奖的特别奖,和第28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从这个角度说,堪称配音界第一人。

  向隽殊的声音甜美、中国化,细腻且兼有爆发力和角色张力。1980年代“原声配字幕”的观影方式,逐渐通过录影带和影碟在内地兴起以后,所有不再习惯看配音电影的观众对传统配音的批评,一点儿都沾不到向隽殊的身上,说她的配音具有跨越时代的魅力,说她是中国配音界的梅兰芳或张君秋,一点不为过。

  伟大的配音演员总是伴随着那些著名的电影名字而存在。向隽殊也不例外,不过每当你提到一部影片(比如《攻克柏林》《蝴蝶梦》《复活》《舞台生涯》《人证》《保密局的枪声》《神秘的黄玫瑰1》),总会同时想起她配的更多影片(比如《流浪者》《战争与和平》《卖花姑娘》《冰山上的来客》《永恒的爱情》《春香传》《齐普里安·波隆贝斯库》《多瑙河之波》《静静的顿河》)。

  少女、少妇、贵妇、毒妇、特工……向隽殊在银幕背后演绎着女性人生各个阶段和各种性格的闪展腾挪。这也正是观众们怀念的那些共和国第一代配音艺术家们在职业上华彩的一面。

  当我们进入听觉的记忆库,你会发现,因为向隽殊那些性格迥异的声音塑造,一度被媒体高度评价的、同样深受欢迎的配音老祖母们,能充分显示出她们实力的代表作还是太少了一些,这或许和我国一直以来译制片的配给制,以及单位内部的角色分配制有关。赵慎之是上译厂之宝,一生配音据说达到300多部,跟向隽殊差得不算太远,但观众记住的角色,比例却小得多。这种差异性,只能从原片质量和领导指派任务能否发挥演员特长来解释了。从这方面讲,向隽殊一生蛰居在知名度不及上译的长影,又成了一件幸运的事情。

  这些年关于配音,媒体总爱讨论一些“生存还是死亡”的伪命题。生存肯定是在生存着,关键是有没有哪个机构、哪个单位、哪种市场硬性机制,能确保优秀的配音人才活好。邱岳峰自杀前,一家挤住在不到20平米的房里;今天的著名配音演员,一集电视剧拿到千把块钱,普通演员才一二百块钱,还要被老板结账时克扣、甩脸子……貌似跨越两个时代的故事,剧情背后对人才和劳动的轻慢思维却如出一辙。

  黄金时代的上译厂班底,就是被穷字和人际拆散的。盖文源令人惋惜的结局;被业内一致看好的沈晓谦,终于没有平台为我们演绎出第二个邱岳峰的奇迹……怎样保护现有人才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机构敢不敢接到艺人的欠薪投诉就禁播相关影视作品,乃至处罚相关公司和电视台,是否敢于跟资本培植的歪风邪气作斗争,已成为迫切之急。

  还有媒体,在宣传老祖母老先生的时候,别忘了介绍今天已是承上启下的狄菲菲、徐涛们,还有季冠霖这些当打之年的新一代。

  徐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