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的岔路口在哪儿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职业生涯,潜规则,职场
  • 发布时间:2011-12-06 11:08
  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巨大的地图,有着无数精彩的坐标,也有数不尽的岔路口。有些岔路口有标识,认清自我,辨识环境,少走弯路,便能赢得精彩。更多的岔路口没有标识,甚至没有任何痕迹,一不小心便会误入歧途。

  牛某、杨某同为女性,年龄相当,学历相当,所学专业也相当,大学毕业先后进入同一家单位工作,后来同从业务部门转到人力资源部门。20年后,牛某依然是一个主管,杨某已经是公司的高管了。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工作在一家单位的两个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单从外在条件看,也许有人会为牛某鸣苦叫冤,说这就是职场“潜规则”的代表,举出一系列的理由:可能她没有后台,没有靠山,或者得罪了某个有权势的人,或者没有“站好队”等等。至于杨某的平步青云,也许有人会想到她是否和老板有私交、有不为人知的家庭背景、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等等。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了解,以上的疑点被一一排除。可以说两人的起点几乎一致,“中途跑”的时候没有人故意给牛某“使绊”,也没有人给杨某“铺路搭桥”,拼的都是个人的本事。换句话说,即便换一个环境,结局可能也不会有多大的差异。

  我们无意排除外部因素和机遇对一个人的影响,只是针对这个案例,或者说她们可以代表两种不同的职场风格,来探析是什么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站在职业生涯的岔路口上,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对待他人:处处设卡VS与人方便

  设想一下,在工作中,一个笑脸相迎,真心诚意与人方便;一个冷若冰霜,阳奉阴违处处设卡,你愿意与谁打交道?估计对待前者,都会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对于后者,则避而远之,惹不起还躲不起,甚至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针锋相对。杨某就是前者,虽身为领导,但从来没有“架子”,见谁都以诚相待。如果说有的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装出来的“笑面虎”,她却用自己的一贯行动赢得了大家的称许。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每一次你找她办事她都竭尽所能,相信你终有被感动的一天。

  也许是从来没有受到过重视,也许是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郁闷,牛某总是喜欢摆出一副不是领导却胜似领导的模样,对找她办事的人指手画脚,这也不对,那也不好,这也不合格,那也要打回去重做。一件简单的事情非得来来回回折腾好几趟。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教育他人”,整天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年轻人都不懂规矩……大家要么尽量不跟她打交道,要么不跟她废话,实在不行就向领导反映。结果她不但损害了个人形象,连部门的服务也打了折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日积月累,你说年终考核的时候能有人说她好吗?晋升提拔的时候能有人想到她吗?

  处理事情:损人损己VS利人利己

  我们可以将事情分为四种类型:利人利己、利人损己、损人利己和损人损己。毫无疑问,利人利己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去做,而且还要多做;利人损己的事情要看情况做,看值不值得做,怎么去做;损人利己甚而损人损己的事情,一定不能做。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不一定能贯彻到每个人的行动中。有的人,事情本来可以做到利人利

  己,却非要办成损人利己,这样觉得他人和自己的差距才能更大,自己的优势也才能凸显。有的人甚至损人损己,在明知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还要置别人于不顾,为的是让别人“永世不得翻身”或者“深陷泥潭”。牛某就是这样的人,由于自己得不到重用,她便对于那些受到重用的人口诛笔伐,甚至暗箭伤人。明知道这样会得罪他人,对己不利,但却不惜代价“飞蛾扑火”。

  利人利己也可以叫做“双赢”。这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很多事情不是非得“你死我活”,思路一变天地宽。杨某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一定为他人谋利,并且不是简单地“做秀”,大家对她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她不仅赢得了人心,无形中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做了铺垫。

  应对未知:我行我素VS虚心学习

  为什么有人后来居上,为什么有人笨鸟先飞,最关键的就是一种学习能力。杨某以前不是做人事工作的,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名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虚心学习,谦逊的态度,让她很快“转型”成功。反观牛某,仅仅局限于领导交办的任务,“耕耘”着一亩三分地,绝不越“雷池”一步,到头来能力没有任何拓展。当别人提醒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她却觉得是在和自己过不去,是在打击报复。

  执行命令:一成不变VS随机应变

  在某些人眼中,世界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老师、领导教我怎么做,必须雷打不动,照搬照抄,否则就是工作不认真,执行不力,常挂在嘴上的是:“这是国家规定的”、“这是领导交代的”、“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的”……顽固得像块石头,推一步走一步,推两步走两步。别人都嫌累,她却全然不知。牛某就是这样,还标榜自己工作一丝不苟,勤勤恳恳。自己认为干得比谁都累,他人却感觉她出的活比谁都少、添的乱却更多。因为方向不对,干得越多,造成的损失越大。时间长了,摸清了她做事的方式,只能交给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给一个指令输入,出一个输出;给一个刺激,出一个反应。随机应变是一种能力,是对一个人处事方式的考验,也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杨某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且不让人感觉到世故和做作。这背后除了个人的情商以外,与她平常注意观察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不无关系,也是她发自内心乐于助人的体现。

  面对责任:推诿逃避VS勇于担当

  有些人好像有一种天生的“免疫能力”,对于难办的事情、有困难的事情,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远离。他们给自己的工作划了一个圈,圈内圈外界限分明。圈外的事情永远只做一个旁观者,隔岸观火,甚至唯恐天下不乱。对于圈内圈外的模糊地带,总是试图推向圈外,越远越好。圈内的事情又划了许多小圈,分为可以搪塞的,可以敷衍的,可以拖沓的,最后只剩下不得不办的,把自己圈定在这个小圈子里面。要想让牛某多干点事,那无异于火中取栗。面对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她却已经想好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时间长了,别说有人想找她帮忙,就是她应该做的事情也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别人眼中,那就是一个“刺头”,没事别惹她。

  杨某只将事情分为两种:自己能做的和不能做的。能做的,不用说,无非就是多出点力,义不容辞。不能做的,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想办法可以解决的,不断地想办法、学习、实践,慢慢地变成自己能做的。第二种是暂时通过想办法也无法解决的,时刻挂在心上,等待机会成熟、条件允许的时候再做,实在不行,跟人家解释清楚,帮人家出主意,给建议。总之,只要是交给自己的任务,一定竭尽全力。久而久之,杨某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领导对她也越来越放心。顺理成章,杨某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也越走越快,越飞越高。

  牛某把圈越画越小,殊不知这样圈走了麻烦,也禁锢了自己。没有了责任,也就没有了机会。杨某把圈越画越大,勇敢地承担责任,把麻烦招惹进来,也把机会留给了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岔路口上充满了选择,你选择轻松,推卸责任,同时也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很多成长的机会;你选择奋斗,承担责任,也许就在磨练中不断成长。如果把职业生涯道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先苦后甜,一种是先甜后苦,你选择哪一种呢?

  文/张金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