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证券:IPO暂停压力大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华英证券,IPO,股市,合资券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2-04 13:35
2012年股市低迷,IPO放缓,这对依赖证券承销生存的合资券商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成立于2011年5月的华英证券,是国联证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简称RBS)在中国开设的合资券商。两年来,华英证券只实现了龙力生物这一单IPO,定增项目三家。2012年在股票融资方面,更是仅一单定增业务,但所幸,债券承销业绩给公司发展带来了一丝亮点。
收入减少,公司组建和人力成本高昂,导致公司尚未实现盈利。1月27日,RBS委任的华英证券常务副总裁梁炜衡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专访时,坦言压力很大,目前华英正在改变单一的IPO承销、再融资业务模式,不断将业务触角向承销保荐的上下游延伸,努力实行业务多元化,致力于满足客户不同的融资需求。
尝试新招应对IPO暂停
《投资者报》:去年A股市场低迷,IPO节奏放缓,目前排队的企业高达800家。如今,证监会又要求拟上会企业进行财务自查,IPO正式启动可能要等到今年4、5月份。如何看待IPO放缓对公司的压力?
梁炜衡:合资券商只有承销牌照,所以IPO市场低迷对合资券商的压力非常大,我们一直都在探讨如何应对,并尝试各种办法拓展业务。
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不可能等,要开源,要走多元化。除了证券承销业务,收购兼并、财务顾问以后都是我们力主的业务。
在国外,投行早已经不是以产品为主的生意了,过去投行的做法可能是完成一单IPO,再做下一单IPO。现在则转向了以客户为重心,继续深化服务,帮助客户解决更多的融资和发展问题的模式。
目前,华英已尝试设立一些客户经理,负责日常维护客户关系,长期跟踪客户,并协调业务团队,以及时提供股票、债券、贷款等等融资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帮助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和发展方案。
一些客户参与IPO是希望上市融资,但如果它不能满足新股发行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中方股东国联证券的资源,找寻其他投资者来投资,包括PE入股、通过资管和信托产品等渠道解决融资需求。
《投资者报》:在承销方面,2013年公司有什么转变规划?
梁炜衡:目前即使IPO审批开闸,由于排队项目较多,也不可能立即实现发行。IPO看起来利润高,因一旦发行成功,承销保荐收入较高,但事实上,跟踪和培养项目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少则一至两年,多则三四年;且一个项目需要两个保代、很多项目组成员长期跟踪,也占用较多资源。
相比较而言,债券承销流程比较短,消耗资源少。因此我们会将公司更多资源投入债券承销业务,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等等。
公司成立近两年来,一共承销了5只债券,共募集41亿元。分别是去年4月,黔东南州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2亿元企业债;去年6月,信阳华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亿元企业债;去年8月,宝钛集团7亿元的企业债;去年11月,江苏锡山经济开发区总公司企业债7亿元;今年1月份,又再次帮助江苏金桥盐化集团发行了5亿元企业债。
之所以重点发展债券承销业务,外方股东也是一个因素。RBS在全球公司及金融债券承销排名前五,因此特别希望华英证券也能够把债券承销做大。
寒冬中定增不容易
《投资者报》:去年在定增和IPO上,公司仅有一单业务,怎么评价公司去年的业绩?
梁炜衡:去年股票一二级市场均遭遇寒冬,但公司还是成功完成了一单股票定向增发项目、一单股权激励项目和四单企业债券承销项目。这对我们这家2011年年中才成立的公司来说,业绩还是相对不错的。
如大家所知,去年整个定增市场都很低迷,很多定增项目因为股市持续走低,造成股票市场价格低于发行底价,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发行价格倒挂,在超过了证监会批复的6个月的发行时限后都不具备启动发行的条件,最终导致发行失败。
我们去年做的经纬纺机的定向增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2011年3月,经纬纺机公告定向增发A股股票预案,拟发行价格不低于12.11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3亿元。但由于大盘持续走低,经纬纺机的市场价格也一直低于拟发行底价,我们在2012年8月主动向发行人提出调整定增预案,将发行底价调为9.34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9.4亿元。
在我们拿到证监会批准发行的文件后,经纬纺机二级市场价格已经跌到了9元以下,市场上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者对定增项目通常会有一个15%以上的折价才会考虑参与。事实证明此前调整发行底价在这次经纬纺机发行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之前发行底价的调整,经纬纺机才具备启动发行的条件,再加上有我们发行团队的共同努力,最终在市场最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了投资者并圆满地募足了本次发行的全部资金量。
只有股票市场不好的时候,才能体现股票销售能力。销售团队的销售能力、销售技巧、人脉资源和良好的声誉都是发行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经纬纺机的事实已经证明华英证券并不逊色于其他券商。
《投资者报》:相比内资券商,合资券商的业绩显然更差。有人说,拿项目需要巨大的人脉资源,国内券商扎根已久,合资券商拿什么和内资券商竞争,华英证券有什么优势?
梁炜衡:公司的外方股东RBS可以带来先进的投行理念和合规风控经验,这听起来很空泛,但这些因素非常重要,是形成一个良好公司文化的基石,也是公司规范、稳步发展的根本。华英证券的合规就做得非常好。
此外,外方股东还会给予合资券商很多业务支持并积极开展业务交流。例如,RBS在次级债上做得很出色,通过给我们合资公司培训的方式,直接将国际上此类业务的一些最先进做法和进展介绍给公司,提高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在我们拜访一些客户,争取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外方股东更是直接派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丰富的人员协助我们共同拓展项目。
如果我们的客户想在海外发债,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客户介绍和转给外方股东RBS,由其直接提供帮助,不管是销售还是发行,都非常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国内有很多公司希望走出去,在海外开展并购,为此,我们依靠外方股东背景,正在为几家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优秀的并购企业资源。
中外管理层目前相对稳定
《投资者报》:国内合资券商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多数合资券商发展情况不好,一个原因就是中外方股东不合。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梁炜衡:其他公司的情况我没有发言权,我只能说华英证券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中外股东不合。我对于协调两方的工作,自认为是挺成功。
中外两方股东由于文化背景和管理理念差异,肯定会存在矛盾,但只要目标一致,相互尊重和理解差异性,且沟通渠道畅通,就能协调。中方股东当初合资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尝试走市场化道路,推动企业发展,这与外方股东目标一致。
一些合资券商的矛盾,可能是由外方派驻的管理层经常变动造成的,和中方的合资谈判是一批人,而进驻的管理层是另一批人,加之外籍管理人士尚需要适应国内的文化和生活等,使得外方派驻人员的变动通常比较频繁,不同的人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工作方式,因此出现问题也比较正常。而华英管理层就很稳定,当初我就是负责合资谈判,一直到现在我仍然被派驻在公司任职。因此中外两方管理层经过磨合,都能够彼此充分地了解沟通。
《投资者报》:去年,合资券商多数亏损,华英也不例外。股东方有没有盈利的要求?
梁炜衡:公司毕竟刚成立没多久,北京上海深圳都需要新设有办公场所,场地租赁等开办类固定成本支出很高。在组建期间,公司还不断招募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因此,人力成本支出也居高不下。我们现有150余名员工,其中19位是保荐代表人。
由于去年发行市场不好,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亏损。但是根据去年证券业协会公布的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推测,预计全年相比其他同期成立的合资券商,我们亏损额应算是相对少的。
双方股东对于新设合资公司实现盈利都有清醒的认识,但是我们毕竟是一家已经走上正常运营的企业,尽快给股东、员工和社会带来回报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管理层还是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