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家”

  十多天之前的8月30日,一场倾盆暴雨,令深圳全城多处严重积水。童女士被困自己车中,在凌晨时分不幸溺亡。这则新闻让很多人想起去年北京丁先生在广渠门立交桥下的悲剧。两起事故非常相似:驾车行至地势低、积水深的立交涵洞,汽车熄火抛锚;车主打手机求救并在车内等候;后因水位渐涨导致车门无法打开,车主最终遇难。

  人们在痛惜的同时,也在质疑:涨水是渐进的,在车子刚刚抛锚、还能打开车门的时候,为何不弃车离开?在童女士电话里说水已“漫过膝部”时,为何不破窗逃出?

  设身处地仔细想想,也许能够理解童女士的心理:外面是漆黑的夜,是狂暴的风雨,是隆隆雷声以及划破天幕的闪电。面对狰狞的大自然,自己的车是最好的庇护所。汽车是一道坚实的屏障,防范着黑暗中莫可名状的危险;在车里,至少能够安心打电话求救,向家人报告目前状况、寻求慰藉,而不至于让手机淋湿或者掉落水中。于是,她放弃了本来很宽裕的自救机会,等到积水上涨到令她恐惧慌张、已无力砸开车窗的状态,为时已晚。她选择呆在车里,也可能出于这种考虑:汽车是家庭生活品质的一种保障,而为人妻、为人母的自己,有责任保护这一家庭财产。如果一抛锚就把车丢在荒郊野外,实在说不过去;在水位还不是很高、救援人员正在赶来的时候,也不大舍得砸坏车门车窗。有了这些考虑,我们当中的不少人都会倾向于呆在车里,等待救援人员把自己连同爱车一起,拖出麻烦的境地。

  “庇护所”、“财产”以及“生活”,这些名词汇总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个“家”字。家,就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庇护所;无论是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是财产安全,或者隐私安全,都在家中,都有赖于这个相对封闭的专属空间。家,作为一个场所,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居所。家,也是所有成员共同构成的基本社会群体。柔弱的、群居性的我们,需要家。

  汽车与家有很多共通性:都是主人的专属空间,都有遮风挡雨、抵御外部威胁的功能,都是亲朋好友在一起的场合。种种“车震”已经足以说明它具有卧室的某种私密特性。车内的各种设施装备,也具备了某种起居室的性能。人们的随车物品也越来越丰富,几乎就是一个完备的小家。与朋友约好去户外锻炼,可以在车里换衣服;换下的衣服以及暂时不用的手机、备用的饮食都有存放空间。后备箱里,可以常年放置运动器械、渔具、帐篷、烧烤炉……一部车,就是一个家!也难怪,在一个网上论坛的汽车版块,有网友发了一个帖子,标题就是《有车没车,不同生活;好车差车,一样生活》。意思是,不管车的档次如何,有了车,生活品质大大提升。的确,汽车拓展了我们的家,是家的延伸,是移动的房舍。汽车广告也利用这种心理大做文章,在广告画面和文案中突出家庭氛围--两人卿卿我我的世界、三口其乐融融的家、祖孙三代在一部七座车里去郊游……

  但是,从童女士的悲剧来看,汽车又是危险的“家”。真正的家处于固定、可靠的位置,安全设施完善。而车却总是处于外部空间--公共道路、公共停车场,或者置身荒郊野外。两种“家”所面临的风险大不相同。若以对待家的心态对待车,风险意识容易被“家”的情境冲淡。

  汽车的风险首当其冲是交通事故。但是,作为一种类似家的空间,汽车的另外一些风险却容易被人忽视-大太阳下,把儿童“安”置在汽车里,导致严重脱水;雨雾中受阻,在高速公路停车“安”心等候,被后来的大货车追尾;或者,在车库里开着发动机,听着音乐“安”然地谈情说爱,结果一氧化碳中毒……还有更多情况:驾驶员打电话、发短信,甚至扭头与后排乘员聊天;车内像儿童房一样放置了大堆大堆的毛绒玩具,有些还固定在车窗上;为了“家”的私密性,贴了遮光度最高的贴膜,天光稍暗就很难看清外面的情况。风险,就隐藏在这样的“家”里。

  汽车真像我们的家,但是它却不具备普通房舍的安全保障。坐上汽车,就要想到风险!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