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线条

  有人,用文字还原历史的容貌,有人,用镜头定格流动的光阴,有人,则用线条勾勒梦想的轨迹。生活需要记录者,但更需要创造者。

  青春的线条已经肆无忌惮地飞扬起来。他们是一群象牙塔里关不住的造梦师,虽然尚且称不上设计师,但胸怀的梦想却一点都不渺小。从创意草图,到模型雕刻,从数字模型扫描定型,到概念样车制作,线条在飞舞,国人的自主设计梦也在这些有灵魂的线条中,被高高放飞。

  特别策划:“荣威·MG杯”汽车设计大赛

  执行:《汽车公社》编辑部

  梦想宣言

  老师:

  许邓韬 设计中心资深设计师

  毕业六年,每天工作的内容跟最初的梦想其实本身离不太远,当时上汽刚好组建研发团队,这几年研发的车型这么多,可以在同样的时间段内积累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我的心中这份满足感还是比较强烈的。

  我也希望把我的这份热情能够传递给他们(设计比赛的学生),告诉他们,不要整天闭着眼睛想我有天要成为宝马、大众或奥迪的设计师,因为你中国人自己的产业一天不起来,你再成功只是个人的成就,对于你所存在的空间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合资汽车企业,他们已经初具规模,产品线非常完整,每款产品都很不错,他们的研发团队岁数也不是很大。那么这种情况下,很多设计师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刚刚毕业的年轻设计师能做什么,能发挥什么,对年轻有梦想的设计师来说你的存活空间在哪里?他可能到了毕业满3年以后,发现没办法设计,会觉得失落。那么像这种很有抱负,很有理想,很有能力的学生来说,我们希望国产车的企业能够给他们提供发挥的舞台, 能够让他们的青春不要白费。上汽每年研发的车型很多,将来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的优势和承诺。

  我们在把我们的实际经验手把手教给这些学生,或许后来他们不会选择上汽,我们可能吃亏,但没有办法,只要觉得这个学生有天赋,有潜力,就可以给他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发展。我们通过比赛的形式搭建一个桥梁,以后会持续这样下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在中国学生拉到我们的国产团队里来。

  学生:

  李五鹏 广州美术学院

  美国人追求速度,他们喜欢肌肉车。日本人热衷改装,他们有“战神”文化。欧洲人整体受希腊文化影响,追求汽车造型艺术的感觉。可是中国现在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汽车文化,这需要我们这代人慢慢去探索和发展。

  黄博渊 清华大学

  帝特·拉姆斯讲过,所有的形式都来源于功能,一个没有功能的东西,它做得再好看,只是一个雕塑。汽车设计,要建立在一个实用的功能基础上,才能称得上是好的设计。没有目的性的设计那就是没有意义的。

  郑凯泽 同济大学

  稍狂妄地说,我觉得现在的汽车做得都太无聊。汽车设计应该寄托一点感情,如果世界上的汽车都是雷同的面孔,这件事情多么悲伤。比如苹果,苹果可能再出一个像iPhone一样的东西来革自己的命吗?它现在已经成了奥迪了,它出的东西都一样的。

  王靖 中国美术学院

  我希望在我的职业生涯里,能够有一天走在路上,指着路上的一辆车对我的朋友说,“这辆车是我的作品!”这已经是我作为设计师来说最大的幸福。

  姚湘吟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当其它条件几乎相同时,设计就是一款车的命脉,至少是80%。但在中国,很多人觉得买车先要看性价比,可是我的定义是,设计也是性价比。

  徐立承(台湾) 美国Art Center

  我是从小就很喜欢汽车,那台车叫什么车,车子排量是多少,有几匹马力都知道。我未来最希望能够看到自己设计的车能够在路上跑,我觉得中国市场是很大的一个机会,我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a希望可以为华人汽车设计尽一份微薄之力。

  梁锋 吉林大学

  从WTO之后,很多合资品牌都进入国内,我的朋友要买车了都说,“最起码要买合资的,要买国外的。”不考虑、不信任自己国家的品牌,我感觉这是民族的一个创伤。我想能尽自己的一些力量。希望有一天,有一辆自己设计的、哪怕是参与的国产车能够在路上跑,我觉得就已经很满足了。

  王康 韩国弘益大学

  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在汽车方面也有东西能拿出去跟别人竞争,人才到最后都是一样的,喜欢一件事情就要一直冲出去做,否则就是甘于平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