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备硬件 亩产过万斤

  养殖档案

  姓名:吴皆欣

  地点:雷州市北和镇

  养殖成绩:亩产1.2万斤,亩产值33.6万元

  1、养殖条件:高位池,每口塘1.3-1.5亩,平均2.3米水深;8台增氧机,中间1台叶轮式增氧机,四个角落4台水车式增氧机,另外还有3台射流式增氧机;投苗密度30万尾左右;中后期换水量30-50公分。由于地处的海域水质很好,可以保证中后期的换水。

  2、二次过滤水处理系统:一级过滤将杂质去除,二级沙滤沉淀暴晒后进入地下井,以此保证水的盐度稳定性和24小时能换水。

  很多人说我养虾水这么漂亮,为什么虾会出问题?关键是选苗和水质。第一,选苗一定要选择一定知名度的虾苗场,注意苗场打包的水好不好,其次虾苗是不是健康的,一定要控制好虾苗这关。第二,很多人都说我的水这么好,为什么养不好虾?认为水漂亮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水漂亮要经过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检测,理化指标一般指的是pH值,盐度、氨氮等;而微生物指标,特别是活菌,我们必须在放苗前一定要保证水的安全。

  培藻:首先我们那边的水比较好,此外我还用粤海的有机肥、无机肥等产品浸泡,第二天看到有阳光就泼下去,藻类就培得很好。因为你想水漂亮,必须藻类漂亮,这样虾慢慢适应后才能长得好。

  补藻:有人会问为什么我的水总是好不了,总是三五天就出状况?我们必须对藻进行跟进,看到藻类稍微有点问题,就要马上补藻。所以在虾苗20天内,要密切关注藻类和水的变化。水保证了,虾在前期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活菌:在中后期,我一般用活菌为主,控制水。中后期排水量是其中一个关键点,另一个是我用粤海的生态养水宝和乳酸菌控制水。很多人说养殖不想用菌,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虾大了,它的排便会增多,这些菌就可以分解粪肥,水才会肥嫩清爽。去年改进使用活菌后,水容易管理,饲料利用率也增加。

  3、中央排污系统分主、次排污孔。虾塘一定要建好排污,很多人建的虾塘是四方形,我们建的虾塘是锅形,锅形虾塘使得污物集中在周边很快就排掉,水质不会受污染;其次,也可以增加溶氧,锅形虾塘开两台机相当于四方形虾塘四台机。

  设置主、次排污孔的原因,中间的主要排污孔主要排掉虾壳、虾便和偷死的虾,次排污孔专门排水。那种不锈钢的只有中间排污孔的池塘,排污效果也很好,但是不理想,因为当排的时间长,或者在虾脱壳、天气比较热的时候,会排掉很多活虾。我个人认为还是我们这种模式好。

  ■专家点评

  孙成波,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近年来海南、粤东都做了些小面积的池塘,从吴老板的养殖案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有几点原因:1、完善的硬件条件,包含排污、增氧、水处理系统,从视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吴老板的增氧机排布很有特点:周边4个水车式增氧机+中间一台叶轮式增氧机。我们之前做过一个研究,就是关于虾在水中的分布和理化因子的关系。实验中,我们将8-10亩的高位池一分为二,分别为4-5亩/口,亩产由原来的1000多斤,变成2000多斤;我们又将4-5亩的塘一分为二,亩产又翻倍,达到4000多斤。这主要是虾的分布与理化因子的关系,我们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文章也发表了,那就是小塘四边的虾密度是中间的3-4倍,而大塘边上的虾是中间的6-8倍,那就是说中间基本上没有虾,不论大小塘,实际上都只用了2-3亩来养虾。另外,因为现在养虾的水比较深,底部水的光合作用达不到,中间安装一台叶轮式的增氧机后,可以将底部的水搅到上层,使得氮磷得以充分利用。

  今年我们的实验,设置了中间自动吸污系统,我们发现中间的虾是边上的5倍,中间抛一网是25斤,边上是5斤,原来边上是25斤,中间是5斤。所以说吴老板的中间增氧系统,是扩大了池塘的利用面积,养殖容量也扩大了。

  为什么设置了中间排污系统后,虾的密度分布出现了360度的大转变呢?这是因为虾往干净的地方走。很多塘为什么边上很多虾,结果产量很低,这就是因为中间没有虾。

  2、完善的二级水处理系统,很多高位池往往在海边做砂滤井过滤,但是很不稳定,因为台风、潮汐等因素,使得沙子的粒径和厚度不稳定,所以过滤效果很差。而在池塘做沙滤系统就相对稳定,1.5米的砂层,厚度和粒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在海南也有人将池塘直接做成砂滤池,几条PVC管打孔一埋就搞定,这样就使得沙滤系统比较稳定,再加上经过海边的一级沙滤,大的粒径的杂质可以滤掉,再经过池塘二级沙滤,小的粒径杂质可以滤掉,过滤效果更好更稳定。如果直接用沙滤塘过滤,可能会过滤不过来,导致滤池堵塞,因为养殖用水实在太大了。所以,吴老板这种二级沙滤系统很好,使得水质稳定。

  3、地利条件:养殖区域水质好,位于内潮带,江河入海处,在好水质的情况下,养虾也好养得多。吴老板虾塘所处的地带正好位于江河入海口,带来很多有机物质沉淀在下面,水也有一定盐度,这种区域往往适合养上万斤的区域,例如福建漳浦、海南昌江,营养物质非常丰富,但是如果是大面积养殖,地下水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这种地方一定不能发展大面积的养殖,否则最后大家都养不成了。另外,使用地下水和水处理,切断了病源,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吴老板也在技术细节上把握非常好。

  我建议大家因地制宜,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高产,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和硬件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抢占好的资源,比如入海口,如果技术和硬件条件都达不到,就不要去。

  《农财宝典》记者 郑燕云 根据录音、PPT整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