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国枝:巧搭鲫鱼轮捕轮放 亩利润达6000元

  麦国枝,为人较和蔼可亲,口才极好,许多原本大家并不关注的事情及话题,经他一讲,生动有趣许多。虽年近50,但麦国枝却有一颗年轻的心,如今流行的卖萌搞怪表情,冷笑话,一个不落。他生活轻松,乐观,工作认真。他养殖草鱼已20多年,经验十分丰富,非常注重养殖管理细节。

  麦国枝是顺德均安人,由于顺德地区塘租较贵,因此他常年在外租塘养殖草鱼。由中山到珠海,如今他已经在斗门莲洲镇三龙村拥有10口鱼塘共70-80亩,在当地养殖草鱼已经10多年,是当地的养殖大户。

  麦国枝是一个执着的人,多年来坚信只有用质量好的东西才能有机会获得养殖成功,价格高低并不算太重要。他坚持要用好饲料,好种苗,好药品,而且出鱼价格也要卖个好价钱的“四好”养殖思路。和大多稍微年纪大一点的养殖户不一样的是,麦老板极为愿意尝试新鲜食物,容易接纳外来先进的理念,善于思考,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养殖思路。因此,从开始在珠海斗门养殖草鱼后他从未亏过钱,在去年行情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仍赚到钱,亩利润甚至达6000元,令人啧啧称奇。

  2012年下半年以来草鱼行情无比低迷,低迷一直持续到2013年的全年。对于大多数常年养殖草鱼的养殖户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少养殖者不知道何去何从。

  麦国枝却很清楚当前的形势,因为其常贩卖鱼而长期往返水产批发市场,发现“鲫鱼”在广东的售价高,利润空间大,值得尝试养殖。与此同时,海大集团也在为出鱼低谷期的草鱼养殖户谋求改变,海大集团推荐的草鱼和鲫鱼混养模式得到麦老板的认可,2013年双方一拍即合,在养殖模式上寻求突破之路。

  混搭鲫鱼密度高达1500尾/亩养殖草鱼20多年的麦国枝,从未遇过草鱼价格连续两年如此低迷的情形。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养殖思路,很难赚到钱。麦国枝在水产市场了解鲫鱼的价格后,决定改变之前的养殖思路,大量增加鲫鱼的放养密度,不再投放鲮鱼。

  麦的投放模式是:草鱼规格3-7两/尾(自己的塘标粗),密度1000-1200尾/亩;鲫鱼规格50-100尾/斤,密度1500尾/亩;鳙鱼规格1.2-1.5斤/尾,密度60尾/亩;黑鲩规格5-7两,密度100尾/亩。

  “以前会投放鲮鱼,但去年开始就不再投放鲮鱼了。”麦说,如果放鲮鱼,大头、鲫鱼长速慢,而且这两年鲮鱼价格不理想。2014年初,鲮鱼价格跌至3元/斤,养户亏损,麦老板凭借先见之明,避开风险。

  不过,麦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鲫鱼的投放密度。麦以前也和其他养户一样混搭200-300尾/亩的鲫鱼,但是去年他将鲫鱼的密度提高至1500尾/亩,甚至比精养鲫鱼的密度还要大。出鱼的产量没有让麦失望,他的养法大获成功,鲫鱼的亩产量高达1000斤,比往年增产700多斤,翻了3倍多,其他杂鱼的收成也不错。

  “每口塘的杂鱼我便卖了9万元,仅鲫鱼就占了差不多5万元。”麦国枝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其鱼塘出鲫鱼的规格7-8两/尾,亩产1000斤,售价8元/斤;鳙鱼的规格3-4斤/尾,亩产500斤,售价5元/斤,黑鲩的规格6-7斤/尾,亩产600斤,售价7元/亩。而草鱼的规格为2-3斤/尾,亩产4000-5000斤/亩,售价5.2元/斤。麦表示,草鱼的产值相当于药品和饲料钱,卖杂鱼的钱再扣除塘租、电费、种苗钱等等后,亩利润达到6000元/亩,养殖效益十分可观。

  可以将杂鱼卖一个好价钱,得益于麦的鱼中身份。一般,当地的杂鱼都是按照统一价格卖给鱼中,卖出价格和草鱼相差不大,后来他觉得杂鱼当草鱼卖会很吃亏,于是自己做起了鱼中,直接开车将自己的鱼运到水产批发市场销售。

  选好苗勤调水

  麦国枝也曾十分担忧这个养殖模式能否成功,因为超高的鲫鱼混养密度,使得养殖的困难和风险性大大增加。因此,麦从选择种苗开始就极为谨慎,因为据他20多年来的养殖经验,草鱼种苗退化逐渐严重,而鲫鱼种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此高的混养密度,对于鱼苗的质量要求特别高。”麦说,选到好的种苗,养殖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于是他四周搜索,实地观察后,麦决定尝试海大集团百容公司生产的种苗。

  “最后效果都出来了,大公司的质量还是保证的。”在麦看来,鱼苗的抗逆性和长速是最重要的。据他观察,海大草鱼苗的主要优势是体型好、抢食凶猛、生长速度快,比普通苗快20%左右、抗病力强。而海大鱼苗的优势是长速比普通苗快20%左右、成活率能达到95%左右、产卵时间比普通苗晚3-5个月,产卵率低。虽然在高密度放养下,但是还可以正常出鱼,甚至比往年还多出了一次鱼。麦一般每年出鱼4-5次,上造鱼他共出了五次鱼,因此,他认为选对了种苗。他说,选择好的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前提。

  除了要选好苗以外,养殖管理也是举足轻重的。麦强调,超高的混养密度一定要注意调水、喂料和拌料内服。其中,拌料内服是最重要的,因为内服可以增强体抗力,提高免疫力。麦的鱼塘使用内服的药品主要是“乳酸菌+复合维生素”,一个月2-3次,一次五天。“鱼的体质增强了,病害就会少很多。”

  至于如何调水?麦表示,其一般定期改善池塘水质,主要使用“过氧化钙+酵母菌”进行底改调水,一个星期至少一次。尤其是寒冬季节,要有暖冬方案。“天气变化前2-3天,池塘水位加深50厘米左右,用‘过氧化钙+氧化物’改善底部环境,保证不会因天气突变返底而导致死鱼或冻伤等。”

  此外,饲料选择上,麦主要投用草鱼膨化料和鲫鱼专用抢食小颗粒的膨化料,高温期,搭配高档沉水料投喂鲫鱼。

  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

  麦国枝的成功来源其摸索与灵活,更来源于其丰富的养殖经验。他有一条经验是区别于其他养户的标志——一年能卖十次以上鱼,保持鱼塘不会处于顶塘状态即是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

  “一般每隔75天出一次草鱼,杂鱼则是一年出一次。”麦认为,不管行情好差,该出鱼的时候就要果断出鱼,因为鱼积多会顶塘,而且会增加饲料成本和养殖风险,按时出鱼,或许一两次会亏本,但是总体肯定会赚钱。

  麦告诉记者,草鱼达到2斤/尾的规格时就可以上市,鲫鱼的规格在0.8-1斤/尾以后上市价格较好,大头则是5斤/尾的规格上市,黑鲩的上市规格是6斤/尾。“每次抓鱼之后就补一批苗,比如抓了2000条草鱼就补3-7两草鱼2000条左右,属于轮捕轮放模式,池塘利用率高,产量自然也高。

  ■行业人士点评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点评人:海大集团技术服务员许远康

  麦老板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水产养殖高手。他对于行情的把握度是相当的出色,一年内鱼价何时高何时低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对于他规划卖鱼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其草鲫鱼混养模式的创新为他带来了财富和信心。“海大草鲫鱼混养模式+海大苗种+海大饲料+海联科”成就了麦老板去年的成效。今年,相信在他的影响下,其周边会有更多的养殖户跟着他的脚步在草鲫鱼混养之路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农财宝典》记者 苏若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