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王大会案例讨论精彩纷呈

  虾塘倒藻与增氧机排布有关

  案例一:福建霞浦叶老板:养殖2亩高位池,在清明期间因为早晚温差大,导致硅藻水质倒藻,死亡的藻类形成大量的粘性泡沫漂浮在水面,开动增氧机也打不散,虾厌食减料,划船时出现大量的虾跳。

  台下支招

  1、大连金海湾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许美美:从该案例可知,这是虾自身和水质病症的共同表现,单用一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我觉得要找病根。

  首先从水质上找,提倡养殖要造水、调控水,这样才能养好虾。造水方法一,用微生物;方法二,用天然活性物质造水。我的观点是,现在的海水是有污染的、有病害的、亚健康的海水。通过造水提高水的自净能力,是养殖成功的保障。第二,重视调控水,诸如蓝藻暴发、倒藻,或感染性疾病暴发,主要是因为水质不平衡、藻相不平衡,同时也是水体营养不平衡造成的。因此建议采用水质多元素的平衡理论、采用天然活性物质调控水质,提高水体的缓冲功能,双向调节功能和自净功能。第三,重视造料和控料,在饲料中增加提高对虾身体代谢机能的物质;采用控料技术,在保持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少吃多餐。

  2、养殖户A: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虾已经在水的中上层游了,但还没有浮出水面,所以船划过去虾就会跳;第二,早晚温差大时,引起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溶解氧低,但还没有低到使虾浮头1.2mg/L的临界点,但也接近2.0mg/L了。该案例并不是增氧机增不上氧,而是藻类已经不能带氧了。

  处理方法:进行大量换水,然后在晚上放过氧化钙,之后慢慢肥水。

  3、广西对虾协会常务副会长庞德彬:在福建模式中,微管曝气的曝气盘全部放在池子中央,这导致养殖过程中问题明显——饲料粪便都被打散,沉不下去。这些浮在水面上的就是残饵和粪便,也有一些硅藻。发生这种问题的很多养虾人都是因为微管曝气装置的摆放位置不对(放在塘中央),一打气就将这些饵料粪便浮起来了。我建议在养殖过程中,曝气管摆放位置要讲究,起码塘里要有沉淀的地方,才能将这些有机物排出去。

  第二,福建那边养虾,很多都是先过滤后消毒,然后再进行大量肥水,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今天培不了,明天继续加肥再培。并且很多时候使用膏肥、液体肥等氨基酸类型的肥水剂,这些肥水剂里面有很多溶解的蛋白,一泼下去,第二天就大量起泡沫。我建议生产肥水膏的企业尽可能使用动物蛋白类肥水成分,而养殖户在使用过程中要是用氨基酸肥水膏,就应该用氨基酸成分的,而不应该是蛋白成分的。这种情况除了在高位池有发生外,很多低位池也有出现。

  处理方法:第一,从增氧机的布置、底管的安排着手;第二,注意水质管理,使用肥水剂要遵循一个过程。我发现福建很多养虾的都不懂肥水,比如本来塘中藻种都没有了,养户一下子下了很多肥,导致水体过肥,结果十几天后一倒藻,虾就完了。

  4、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启平:换水和曝气都是处理该案例的办法之一,前面一个养户讲到可以进行大量换水解决,但是换水太勤也会造成应激,此外藻类大量死亡和有机质翻上来也会造成pH值的波动,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意检测。

  我打算从微生态角度进行考虑分析。第一,换水不勤的情况下,可用微生物分解这些死亡的硅藻,比如几丁质酶,但是一般买不起,我们有产品专门诱变产生几丁质酶,用的时候注意不要有阳光遮挡;第二,对于水体pH值下降,可以用一些石灰调节一下;第三,解毒。从这三方面入手控制水环境。

  根据该案例,此时弧菌可能也容易滋生,让水变得更粘性,乳酸菌对弧菌的抑制作用很明显,有清底作用,也可能将池底的污泥翻上来,但是不用担心耗氧,乳酸菌产生的几丁质酶都会把这些有机质分解,也可以起到转水转色作用。

  5、养户B:我认为这种水质,不过三天就会出问题,这个水色不是一般的浓,耗氧量也相当大。

  处理方法:大量换水,采取排水快(像汽车刹车一样,一下子刹死,一下子排掉30、40、50公分水)、进水慢(像汽车挂挡那样,按1档、2档、3档分步进行),这样的“快排水、慢进水”的操作方法可避免大量换水的应激。如果一次操作不行,可操作两次,第三次加活菌,加了活菌后,可适当加点碳源,比如红糖、糖浆、发酵的米汤,通过这样的操作方式,藻类三四天就能恢复。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孙成波总结:这种水质的形成机理:一、投饵偏多造成倒藻,蛋白质不平衡导致藻类死亡。二、气温变化,尤其是寒潮,台风暴雨也会倒藻,使得泡沫浮起来。三、微孔充气方式和分布不好,也会水底的物质浮起来。

  我们做过一个关于藻类衰亡后对水体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藻类衰亡后,水体中的3N(分别为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和P会大幅度升高,藻类少点提升幅度会少些,3N提高2-5倍,P提高20倍。藻类死掉后,光合作用下降,加上光线不好(如遇台风暴雨、寒流天气)时候,藻类衰亡对水体的危害更大,此时水体溶氧更低,氮磷又升高,从而造成对虾发病不适。海南有一年暴雨后,很多虾就塘大面积发病。

  处理方法:可用物理、化学、生物方式。诸如换水、改变增氧设备分布、补充增氧机、补充微生物。

  粘性水质要不要处理?

  案例二:江苏如东徐老板: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一个小棚约500平方米),放苗10天左右,水面出现粘性泡沫、悬浮物多,覆盖率50%以上,捞了以后又冒出来。原因是小棚内水体较小,空气不流通,所引进的地下水矿物质较多,水体自净功能差,藻类容易老化死亡,水体粘性较大,不通透。

  台下支招

  认为这是因为在投苗前和中后期的池塘底质没有处理好,导致粪便和大量残饵沉积在池子底部,使得水体容易发浑,此时虾会分泌很多黏液,而黏液不能被水体分解,逐渐多后会浮在水体表面。

  处理方法:用高稳C+应激灵解毒;第二天再解毒一次,天气好的时候,早上9-10点,EM菌+光合细菌,按照1:1投入池塘;第三天投入磷酸氢钾或磷酸氢钾。

  2、业务员B: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冬棚虾养殖,白水塘比较少。水面出现大量绿色泡沫,我一开始以为是蓝藻,结果用显微镜一看,发现是小型绿藻,这种藻类比较容易上浮,捞也捞不干净,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有人会用有机酸解毒,随后加入EM菌,不过情况也没有好转。但是随着养殖时间延长,一个月后水就又变漂亮了。

  我的经验:这样的水并不可怕,只要保持一定的透明度和清爽度就可以了。当时这造虾还养得还比较成功。

  孙成波总结:遇到这种水色,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看水色,二是看有没有水母。同样的水色藻类是不同的,如果看到的是绿藻和硅藻,则问题不大;如果是蓝藻为主,则问题较大。如果发现有水母,进水要小心。

  发生白便,是饲料惹的祸?

  案例三: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养殖户:2013年投放50万虾苗,池塘面积11亩,密度4.5万/亩,在5月4日的时候,发现对虾有拉白便的情况,还出现好几条白肉虾。这个问题持续到5月23日,一直伴随着死虾,但是厂家的业务员过来检测水中常规指标,PH、氨氮、亚硝酸都没有发现问题。今年的南美白对虾病害去年还要严重,周围的养殖户中已经没有几个的虾是没有发病的。请问对虾的“白便”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对虾在放苗早期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白便”病的发生?

  台下支招

  1、养殖户C:在江门,我也碰到过不少对虾白便情况,大概在虾开始吃料一周、吃料比较旺盛的时候发生,症状表现为肠道充满牛奶状的白便、肠胃肿胀、拖尾,有些可以自行恢复,也有些会偷死。

  处理方法:通过控料和加中草药如三黄散有一定抑制作用。

  我观察发现,发生白便的虾,其饲料中普遍蛋白质比较高,曾经出现过暴食现象。我怀疑是饲料有问题,饲料的油脂在加工的高温过程中产生毒素,从而对对虾产生影响。

  2、业务员C:对虾消化道和人一样,出现白便主要是肠胃益生菌群失调造成的。可用益生菌(乳酸菌)调节,白便可慢慢消失。

  3、技术员A:白便的主要原因是肝胆代谢疾病,不一定是胃肠疾病。我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所用的饲料有问题;第二,管理和思维方法出现了问题,可以反省下是否急功近利而投料过度?使得对虾对饲料毒素的转化功能产生障碍。

  处理方法:从源头考虑。第一,饲料原料包括蛋白、脂肪源是否合格?虾吃完料后,肝胆、营养转化是否出现问题?

  第二,养殖水体是否发生了变化?水体出现了有毒的因子?不注意水质管理,使得虾出现了问题?

  4、北海金桥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户:对白便的预防,底质处理很关键,塘底好的时候,白便发生率非常低,只有10%发生。到后期达到10-20支/斤时,由于底部污泥特别多、有毒藻类大量繁殖,白便有所发生。

  我们体会最深的是,产生白便的重要因素是硫化氢,此时底部溶氧偏低,但也不是很低,虾还没有浮头,很多人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因为大多养户都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从而忽视该问题。

  有很多人说这是饲料问题,但根据我们合作社的经验,大家都是喂这么多饲料,但是为什么有清底的塘就不出现问题,不清底的塘就很多问题?

  很多养户有这样的心理:投料越多,长得越快。实际上,这是造成白便的主要原因。

  5、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服务营销中心部长朱贵:根据我们对100口塘的走访发现,虾塘里如果有蓝藻,拉白便的机率在7成以上。我认为不是饲料问题,如果是饲料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出现有的人没有?我认为白便是多原因引起的,水处理是关键,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蓝藻。

  6、中山养户:这两年,我每造虾都有一个塘出现白便,我的客户也有,药店给的处理效果也不佳。

  处理方法:不处理,有吃料就照喂。结果发生白便的这些塘吃料也正常,到最后也有虾出,基本影响不大。

  孙成波总结:我发现,有浮苔的塘就一定会有白便,原来养斑节对虾就很明显。我也不赞同饲料会引起白便的观点。

  要降氨氮,首先增加溶氧

  案例四:养殖中后期亚硝酸超标,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亚硝酸该降还是不该降?

  台下支招

  1、孙成波:现在教科书上有关水体亚硝酸盐上下限的规定值得商榷。因为原来做的研究,专家考虑的亚硝酸盐、半致死浓度、致死浓度,都没有考虑到水生动物自身的代谢,而实际上养殖的鱼虾自身对这些指标是有代谢的。我觉得教科书需要改写,因为现在很多观点都被打破了。而对亚硝酸盐超标,我也没有好的招数。

  2、养殖户D:硝酸盐、硫化氢、氨氮都与氧气密切相关。氧气为王,只要氧气足够,氨氮等往往不会生长。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常常出现问题后才处理,实际根本处理不过来。如果在有一点亚硝酸盐时就换水、开足增氧机、撒一些增氧剂,第二天氨氮就没了。养殖过程降低氨氮没有专门的方法。我认为,在养殖前期保持高溶氧,才能让亚硝酸盐、氨氮指标上不来,才能治标治本。

  《农财宝典》记者 郑燕云 根据录音整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