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美——《人像摄影构图》教学案例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人像摄影构图,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1-12 15:43

  摄影作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动漫方向学生的必修课,传统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局限。作者所在单位正着力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行动·数字化。利用无处不在的学习场,师生教学活动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上,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动,寓教于数字化。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效能。

  本教学案例以人像摄影构图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构图的作用、知道常用构图方法、会选择一种构图方法即时构图拍摄并能通过构图摄影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美。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美的摄影作品具有的要素——主题明确、精确构图具有时空美、知道什么是构图、掌握常用的构图方法、利用数字化手段在行动中学习。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好的构图对摄影作品的促进作用、灵活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美、运用无处不在的学习场自主学习。

  本案例教学在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平板电脑、PowerPoint课件支持下完成。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教学:教师询问学生准备情况

  1.每人一台平板,连接无线网络wireless,确认平板电量

  2.登录极域电子书包,加入老师创建的班级

  二、引入

  四个月前,老师在这个教室第一次接触“行动·数字化”课堂,当时的我很谨慎,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再次回到课堂,我无比激动,两个原因,一是我惊奇的发现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拿着平板,上一次是每个学习小组一台电脑,因此我们要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关怀;二是我自己也对“行动·数字化”课堂有了进一步了解——即是运用合理合适的数字化手段,师生合作,将学习融入行动,在行动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因此“行动“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行动一:讨论

  读读这组图的言外之意:注-第45届戛纳国际广告节获得金狮奖系列作品“Wallis——致人死命的服装”提问:照片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一幅好的照片应该具有主题突出,好的构图从而具有美感

  今天的学习任务就是“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美“——人像摄影构图

  备注:平板电脑推送ppt照片、板书。

  四、行动二:搜索自学

  教师:针对刚才的总结,请各小组上网自学,整理回答两个问题,时间4分钟,组长分工:

  1.什么是摄影构图,有什么作用?

  2.常见的构图方法有哪些?

  学生操作:

  组长对成员分工:

  组长1人、搜索2人、记录1人、发言1人

  根据小组搜索情况,请大家告诉我答案,举手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判断是否全面并询问有无补充。总结回答,边说边展示:构图是为了满足表现的需要,根据特定的对象创造特定的构图形式,其实质就是观看事物的最好方式。作用是突出主题,有美感。

  常见的方法:三分法(井字)、黄金分割法、对称式、框式、图案化、三角形、对角线等。

  备注:PPT展示问题:板书:PPT推送答案五、行动三:讲解

  刚才大家的表现非常好,明确了什么是构图、构图的作用和常见构图方法,那么可以用在人像拍摄时有哪些构图法呢?

  三分法——建议1个人对称式——建议2个人、4个人

  三角形——建议1个人、3个人对角线——不限六、行动四:现场拍摄

  老师:同学们通过图片赏析、网络搜索明确了美的图片要主题明确、有好的构图、有美感,那么现在请你们自己拿起平板,打开照相机,拍一张美的照片。

  要求:1.时间10分钟

  2.每人拍一张成品(可拍多次)

  3.给照片起个名字

  4.照片要有主题、运用到构图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人担任一次摄影师,同伴或者现场的嘉宾或者其他小组同学都可扮演模特。

  备注:PPT展示要求、教师板书下一环节评价表

  七、行动五:评价

  (一)组内评价

  组内成员介绍自己拍摄作品,小组长集合成员讨论每幅作品优劣并最终推选出一张最优作品参与组间评选。组长统筹讨论组员作品,最终选一幅,记录该照片名字、构图方法和作品的主题。(可小组讨论完成)

  (二)组间评价

  现在小组选派发言人对小组作品陈述。陈述内容包括刚才记录的名字、构图方法、作品主题等。

  (三)综合评价

  老师已经将同学们的“春夏秋冬“四幅优秀作品主题、照片收集,我将在我们微信公众号推送,届时让更多的同学、老师、我们的家人朋友共同参与评价,一周后我将收集到的评论、分享、转发信息汇总评出最优者。这是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搜索”渝中职教中心“也可。感谢您的关注。

  备注:展示评价标准、广播组间作品、展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八、小结

  同学们,三年的高中生活是难忘的,也是短暂的,学校的每一瞬间都是人生成长的美好回忆,或喜、或怒、或成功、或失意,那都是记忆里最宝贵的财富,请大家做一名留心的人,做一名善于发现美、记录美的小小摄影师。

  最后感谢所有出现在课件的模特,谢谢春夏秋冬,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

  教学反思

  通过此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证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担任了支援教育的引导着、组织者,而非主导者,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行动中充分展示出来,教学效果良好。然而教学背后的反思,意味深长。

  教师的职责在于发现、发掘每一个同学的“潜能”,生成有助于每一个同学个性发展的“学习场”。它要求转换教师角色,形成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促进同学的自立与人格生长。“学校教育”的作为,归根结底是旨在“无需教育”。同学不再需要接受学校教育了、自立了,这正是教育的本义。因此“学习场”生成是今日教育的最原始准备。

  一、基于“生长点”教育,开发同学的“潜能”与“学习场”的生成

  “生长点”教育是指基于每一位同学的优势、优点或是潜能和劣势、缺点的教育,从多元智力理论出发,考虑每一位同学的智力差异因素,开发出学生自己接纳的学习场,让学生自己经历潜能、感悟潜能,重视“个性”的学习论从而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不时瞄准同学的“潜能”随即生成“学习场”

  “学习场”这一术语可以有种种的涵义,它可以视为学习“环境”或是“系统”的同义词。这里所谓的“学习场”,是指所有事件交织在一起的、具有内在统整性的整体。存在于这个整体之中的所有的人(包括教师)、事物与事件的关系,都是作为整体的一分子发挥作用的关系场。“学习场”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同学,都是耳濡目染的场所,它是学习的“背景”、学习的“脉络”。师生各自从中获得信息,解读信息。同时,其结果又在改变脉络。师生在“教学相长”之中,“学习场”的质也在发生革新。“学习场”拥有能动的能源。由于这种能源,使得每一个同学、每一个教师都能逾越具体要素的局限,生成未知的新的世界。“学习场”不只可以达到人们已知的世界,而且蕴含着达到完全未知的世界的可能性。

  概括说来,这是一种刺激、促进同学的学习活动的包括了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在内的充溢生机与活力的“学习环境”。

  三、教师是生成“学习场”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既然同学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学习场”里展开的学习活动一定是极其活跃的。因此,确立“支援体制”是不可缺少的。确立交互主体、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同学与家长、教师一起决策的“一起决策”权,和听取、建议,最终决策委托教师的“干预”权。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习需求,借助一起决定,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

  教师是生成“学习场”的不可或缺的存在,是发生“教学文化”(culturesofteaching)变革的源泉之一。

  布罗菲(J.E.Brophy)强调,教师的期待给予同学造成的影响巨大,而教师对差生的“低期待”不可能生成“学习场”的。

  参考文献:

  [1]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EB/OL].[2014-11-10].http://www.lspjy.com/thread-55209-1-1.html.

  [2] [美]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智能的结构[M].1.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07-01.

  [3] [美] 坎贝尔(Campbell,L.).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M].1.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3-31.

  [4] 迈克尔·马奎特(Michael J.Marquardt),H·斯基普顿·伦纳德(H.Skipton Leonard),阿瑟·M·弗里德曼(Arthur M.Freedman),等.行动学习:原理、技巧与案例[M].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01.

  [5][美]古德(Good,T.L.),[美]布罗菲(Brophy,J.E).透视课堂[M].1.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01-01.

  作者简介:王树林(1990-)男,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项目来源: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行动·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04-01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王树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