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 发布时间:2015-01-13 08:05

  民办高校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存在与公办高校大学生同样的心理问题外,还存在着一些民办高校学生所特有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据调查,最近几年,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已经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十分迫切的。

  一、民办高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失落感

  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往往认为是自己没有考好,亦或是志愿没有填报好,从而导致不理想的高考结果,他们往往认为上民办高校是无奈之举,因而,往往带着沮丧和无奈等消极情绪入学,而入校后又会对所上专业不感兴趣而考虑是否转专业甚至是产生退学的念头。正因为对学校或所学专业的偏见或种种不认同,使之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感到迷茫,进而导致心理上的抵触和失落感。

  2、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与中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中学阶段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到了大学阶段,教授方式和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除了老师上课的讲授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学习。同时,相对于中学阶段注重理论学习而言,大学阶段更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然而,面对这种新的学习和实践方式很多同学并不能很快地适应,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3、人际交往问题

  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主要就表现在与同学的交往上。作为九零后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的特点,这往往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体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造成个人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进而产生孤独感,变得更加孤僻、更加自我,这种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疏导,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可能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4、情感问题

  情感问题也是正处于恋爱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可能要面临的问题。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他们的爱情观此时还不是很成熟,往往把爱情想象得很美好,而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很难承受。在面对感情中的挫折或失败时,他们往往萎靡不振、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有的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来伤害自己和他人,甚至可能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理应肩负起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作为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心理咨询或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这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协调和努力,社会要对辅导员工作给予理解,学校要为辅导员提供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的条件和机会,而辅导员个人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多多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去。

  2、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做到用心、细心,通过主题班会或个别谈心等方式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及时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当遇到无法解决和不好处理的问题时,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以减少和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抗挫能力

  高校辅导员在组建班委及展开各类比赛等活动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给所有同学平等地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们毛遂自荐,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增强学生的的自信心。另外,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把这些挫折与困难视为生活给予我们的历练,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和面对,以坚强的信念去战胜和克服,这一过程不仅锻炼和磨练了自己,困难的克服还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信。

  4、开展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集体活动具有主题鲜明、目标一致、参加人数众多的特点,这就要求参加者必须通过彼此之间很好的交流、沟通和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因而,开展集体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各类集体活动,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文丰安.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3]陈孔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6,(2).

  [4]浅谈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J].管理观察,2011(5).

  作者简介:杜春茂(1979-)男,讲师,现为山东英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杜春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