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表演个性化以实现戏剧人物再创造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表演个性化,戏剧人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2 15:49
戏剧作品带给人美的享受,是一种关于美的艺术。戏剧作品中打造人物形象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塑造出一个经典。对于戏剧表演者来说,经典人物的再创造过程既要从整体上忠实于原作,又应该融入表演者个人的特征,是更加灵动鲜活,富有个性化艺术魅力的典型形象塑造过程。
今年年初,在我县吕剧团创作和排演的大型现代吕剧《没掀开的红盖头》中,我有幸参加演出,收获颇丰。通过与优秀的编剧,导演合作,以及认真观察学习其它戏剧表演者,我对戏剧人物形象塑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戏剧表演艺术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人物是一部戏的灵魂,如何把角色人物演活,演真是表演者面临的最大挑战。表演者只有通过琢磨角色,准确把握角色人物性格,才能演好角色人物,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在此我就如何实现戏剧人物形象的再创造方面,谈几点浅见。
首先要理解人物。想要有力地把握角色、塑造人物形象,表演者必须牢牢把握角色人物性格,尤其是思想及个性方面特征,只有在把握角色人物性格的基础之上,演员才能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从而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形象。对于表演者而言,尽可能弄清楚剧目需要表现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生活环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求。演员只有钻研剧本,分析每个细微情节,认真琢磨人物的每句话,在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在心目中形成角色的雏形。
同时准确理解和握角色人物性格,还需要深入地体味生活。戏剧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表演者需要从生活中获取对人物直接的感性体验,并注意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
其次要体现剧中人物。通过剧本分析、体味生活、排练,对人物的理解也不断加深。理解人物的深度决定着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度,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戏剧艺术创作的重要阶段。把握好体现角色人物的分寸,就是不要太过火也不要太平淡,既不表演得过分又不能太懈怠。艺术和生活虽不能完全等同,但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和生活本身的共同原则还是必须遵守的。表演应当具备真实性、情理性、独创性和形与神的自控,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没掀开的红盖头》这部剧的表演者就是这样理解人物,体现人物,赋予人物个性化特征,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让老嫂比母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使母爱如天这个情感得到了充分展现,引起共鸣,为观众呈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典型。因此这个剧目在第七届全国戏剧文化优秀剧目调演中,荣获了编剧金奖、剧目金奖、导演金奖。之后该剧又获得了第七届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表演者在舞台上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无一不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的结果。只有从自我与角色的矛盾统一中超脱,才能将角色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完成对典型人物形象再创造的使命。
作者单位:孙雯雯(1985-)女,四级演员,研究方向:吕剧。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吕剧团)
孙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