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总体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良好的,大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等。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存在很多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含义各个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是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水平,以及落于实践的外化水平。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互联网的普及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大学生能够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大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能够真正在社会上立足,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在对大学生的要求中,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对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从总体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良好的,大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等。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教学过程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仅仅接受形式上的东西,没有真正领会内容和根本上的东西,甚至根本就不信服书本上的理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所教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教育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甚至有些内容已经与事实不相适应。在课堂上教授的大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大道理,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短暂,出现滑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较短暂,对学生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学生往往表现出短暂的热血沸腾。这些现象说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足够的信服,在接受理论之后行动的巩固不够持久。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上级部门在考核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候主要通过一般的检查工作来进行,主要是考察参加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数以及组织参加活动的次数,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较好的实效性就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摒弃一刀切的模式,有针对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教育内容上,要不断充实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我国当前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改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客观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客观需要,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素质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目前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努力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除了进行课堂灌输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关注时事,关心国家的发展。同时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
第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要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要协调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使学校的学生会、团委、社团、工会以及党政部门等相互配合,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发挥合力,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实效性,不谈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冠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03):29-31.
[2]马智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5):60-61.
[3]郑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6):94-96.
作者简介:王迎(1984-)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王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