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能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2 15:46
引言
如此激烈的就业形势环境压力下,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迫在眉睫。[1]过去的大学生稀有的现象并且包分配的现象已经随着时代而消失了,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十分的关键。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来适应当前竞争极其严重的社会形势。随着对就业的开发路径的研究以此对我国每年的就业情况进行质量的提升。
1.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1.1 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在进入大学之前就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所擅长的工作进行分析,选择自己热爱的岗位进行工作的进行,对今后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大学专业的选择会决定自己将来就业的选择。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是十分关键的。步入高中之后,同学们的思想已经逐步成熟了,家长也要对同学进行特长的挖掘,这样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能力的认识程度决定着今后工作的质量,也就是将来的择业问题。择业能力也是需要学校和家长需要进行教育和指引的,根据对自己能力的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个职业。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会对就业的满意度得到一定的提升。同学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也会满意。
1.2 树立竞争意识
适当的树立明确的竞争意识是对当前大学生所要进行教育的重点。进入用人单位之后会有岗位的竞争的存在,这时候需要进行整体素质的体现,不单纯是学习的要求,还体现在许多其他的方面。为人处世方面都需要进行学习和不断的进行完善,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够在单位中提高自己的职位,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在众人当中一枝独秀。大学生还要学会推销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1.3 适者生存
对于当前的社会来看,适者生存是最好的形容词。谁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并且与时俱进才能够不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大学毕业以后要到实际的工作单位中去,首先要具备道德水准的合格,不仅单纯的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做人也是十分关键的。步入社会,不再是学校中的单纯的环境要学会各种问题的处理。没有了家长时刻的陪伴,没有了老师的体谅,没有了朋友的陪伴,身边是自己的领导和竞争对手,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着警惕,为了能在企业中顺利发展就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等等。时刻对任何人保持尊重,而且非常重要的就是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沟通与合作。要具有团队意识,树立团队荣誉感,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非常小的,所以与同事的关系的相处以及维护团队的利益与荣誉就非常的关键。此时,对同学的情商和智商的考研时刻就到来了。
2.开发路径的研究
2.1 职业规划
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就业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势进行分析,让学生不再迷茫。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今后的就业趋向有了自己的想法,对自己今后的就业规划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一直不是很明确,开展职业教育课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同学们进行作业的布置,提前写好自己的就业简历。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进行简单的规划,积极指引同学们的就业目标,树立主动创业的概念。
2.2 提升同学们的素质
目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对于社会上的事情一无所知,每天生活在蜜罐当中,没有危机意识。这就需要学校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开展社会实践会让同学们亲身对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还要对同学们进行情商问题的教育,当前的社会对情商的要求也是非常之高的,只有高情商的同学才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立足。同学们由于一直处于学校安逸的环境当中,平时接触的范围比较少,对外界的概念非常迷糊,所以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不断完善通同学们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同学们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2.3 可以开展相关的就业活动
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提高就业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学校可以在面试现场进行相应的改进,可以让更多的人进行观看,不再是封闭的环境,而是公开的环境可以让更多人进行监督和学习。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随时的进行就业面试的学习和研究为自己将来的面试打好基础。而校方也要根据当前的形势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相关专业,与时俱进的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
结语
高校就业规划教育以及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态度,是就业诸多矛盾中最为关键一对,也是教育工作者可加以改进和调控之处。[3]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何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每个大学所关心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实习实践课程。不断的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情商,全面的开发同学们的潜力,提升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能力是学校奋斗的最终目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学校的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校方要不断的进行路径的开发和研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艳;高校应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吉林教育;2011 年26 期.
[2]王海霞;李哲;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 年09 期.
[3]徐林哲;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年22 期.
作者简介:刘晓晶(1981-)女,长春光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关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刘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