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族人后裔的肥桃世界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肥子国,肥族人,肥桃
  • 发布时间:2015-02-08 12:48

  这里是个自成文化体系的桃之世界。

  此地栽种的肥桃,硕大肥美。而桃农只知道,这一良种传自先祖,却不知道确切的由来。于是他们自己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解释肥桃的由来。

  孩童若是受到惊吓,父母会折一小段桃枝,为他驱走惊恐。这些小孩即使长大了,也喜欢在身上系着用桃木刻制的小棒锤、小桃木棍,或者小桃剑,以达到镇妖辟邪的作用。

  这里,是肥子国灭亡后,最具有代表性的肥族人后裔聚居地,也是中华文明中,桃文化的代表地。

  从有史记载的肥子国灭国开始,到如今已经走过两千多年的时日。其间改朝换代,山河巨变,肥族人的后裔因历史原因散居各地,唯有在肥城聚集得最多,因此,肥城就成为肥族后裔聚居地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而今天的肥子国--山东肥城,又是中国桃文化的代表之地。

  如果一个城市可以拥有自己的灵魂,那肥城的灵魂一定是朵桃花或者一个巨大的肥桃。

  这座城池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桃园之一,而这里的桃园所产果实有一个久远的专用称呼:肥桃。这些桃子以硕大著称,小的有茶碗大小,大的则和饭碗差不多大,每个半斤以上,也有重一斤多的,最高的单果重量记录是900g,约有一斤八两重。熟透的肥桃呈蜜黄色,浆汁特富,可直接用麦秆吸取其桃汁,味道鲜美异常。营养丰富的肥桃,有“寿桃”之称,肥城不少长寿老人,其养生之道、长寿秘密之一,便是常年吃肥桃。肥桃又名佛桃,得名原因又是一个谜。在肥城民间流行最广的说法是,肥桃成熟的季节比其他桃子要晚,在中秋节方才成熟。所以当地群众多用它作为贡品供佛,所以叫做佛桃。也有人说,那是因为肥桃外观奇特,它果顶凸起旁,总会有一个小凹陷,如同佛脐,所以又叫做佛桃。

  史籍上有明确记载,在明、清时,肥桃一直是向朝庭进献的贡品。它极鲜美,产量也不大,又难以储藏运输,所以在外售卖之时,“身价之高,让外地其他桃子远远不及”。到了清光绪年间,《肥城县乡土志》更是记载了肥桃的名声,已经达到了“东西洋诸国亦莫不知有”的程度。

  肥城自古以来流传着一句老话--肥桃必须在肥城栽种才能得到佳品,变换了地方结出来的果实就会变质。自清末以来,肥桃引起不少人的兴趣,试图把它引种到外地的人众多。国内北到黑龙江,南至云南,东到辽东半岛,西至新疆等地,国外有美国、日本、缅甸等,可是最后栽种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看过了如此辉煌的近代历史,若是回过头追溯肥桃的历史,却是一片模糊。人们只知道,肥桃栽培历史悠久,久到在史籍中根本找不到确切的发源记载。现在去问肥城的种桃人,他们只说,肥城的桃子是祖传良种。

  历史找不到确切的记录,大多数肥城人更乐意将肥桃的出处归结为祖祖辈辈讲述的那个传说:肥族人自东海迁来,来的时候带来了这个东海之宝。

  肥桃品系庞大,大致分来有九种,每种都有个好听的名字:红里肥桃、白里肥桃、晚肥桃、柳条肥桃、香肥桃、酸肥桃、大尖肥桃、六月白,以及九月菊。而在所有肥桃中,又有两种特别的存在:桃王和桃奴。

  桃王并不是单纯的大桃。在肥城,桃农若是在自己的桃园中发现了“桃王”,一定会喜上眉梢。肥桃的“桃王”非常奇特:一个花芽开出两朵并蒂花后,如果结出一大一小两个果实,大的桃比一般正常的大桃还要大很多,故称“桃王”。桃园里如果桃王多,肥桃就一定丰收。发现桃王后,桃农们会按传统方式,上供烧香,磕头敬神祈求桃王保佑桃行丰收,发大财。在肥城,流传着这样的谣谚“桃三(年)杏四(年)梨五年(开始结果)”、“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饿不死卖桃的”,“宁吃肥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而桃奴更为神奇,它是肥桃群体中的一种畸形果,小小的果实呈圆锥形,加上桃皮上茸毛特别多,外表看起来极像个猴子脑袋,貌不惊人,甚至可以说外观并不好看。但桃奴却被认为是肥桃浓缩的精华,果味极为甘甜,汁液较少,脆,并有浓郁的香气。吃完了以后才发现,桃奴小小的桃核中,没有桃仁。肥城人喜欢将“桃奴”切片烤干后泡桃奴茶喝,据说能够益肺敛汗、活血化淤,长年饮用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桃奴和普通的大肥桃会同时生长在一棵树上,形成原因复杂,目前农业专家尚未有一致说法。

  除了桃子本身,肥城桃园中年年剪下的枝干,过去曾为北京烤鸭所用。千百年来肥城人用桃枝作燃料加工,烧烤肉食品,特别是鸡、鸭、斑鸠、飞禽系列由来已久,已成习惯。用桃枝烧烤出来的肉食品,香脆不腻、味道极佳,其他树木柴草均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最早,可能是废物利用,将剪下的各种树枝、树桩当柴烧,烹调食品。后来肥城人发现,以桃树枝干烧烤的禽类食品,更具有难以言传的一种特别的美味,渐渐的,肥桃园修剪下来的枝条,在肥城就变成了烧烤上等禽类食品的专用材料。

  而肥城离济南不远,百八十里,济南城中做烧烤生意的人也相当多,在京城做官的人也不少。传说自明清以后,“肥城桃枝烧烤禽肉,味道极其鲜美”的说法就传到了济南,又从济南传到了北京,北京烤鸭的掌柜引用了此法,果然不同寻常,大见成效,从此用肥城桃行的枝干烤制的烤鸭便成为京都一道品牌名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肥城桃有名,桃树的枝干也就有名了。或许这里的桃树枝干因树种、土壤、气候、水质等特殊原因,也的确优于他处。

  自古以来,桃在我国民间信仰系统占有重要位置。至今,有关的口头传承、习俗行为仍随时可见。在肥城,关于肥桃的奇妙神话、传说更是多不胜数。在当地风俗民情中,肥桃还有着经久不衰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在肥城的民间神话中,在“肥桃是肥族人从东海带来”的传说之后,还有一个续集。说是在旧的肥城县城以西,有一山名曰陶(桃)山,环绕山顶的是拔地通天的悬崖峭壁,雄奇险峻,绵延数十里。峭壁上分布着72个洞穴,每个都有妖魔鬼怪。每当夜幕降临,72个洞的妖怪便钻出来,闯进肥城,祸害百姓。此事传至东海度朔山,山上的神仙神荼、郁垒听到后,飞来肥城,就地取材,折桃枝为武器,将妖魔鬼怪打得死的死,伤的伤--从此以后,侥幸逃走的妖怪看见桃枝便魂飞魄散。因东海在肥城东南方向,神郁二神走到肥城所折桃枝都是朝东南的,所以朝东南的桃枝便有了灵气。此后,肥城百姓便将朝东南的桃木枝折下,或做成宝剑悬于室内,或刻成桃人、桃符悬于梁上、门后,妖魔鬼怪望风而逃,再也不敢近前了。

  这些无法考证的传说在肥城流传了若干年之后,逐渐影响肥城民俗。除了立桃木人、插桃枝,挂桃木印,以及写桃符和春联之外,到现在,肥城很多人还有门上挂桃枝避邪的习惯。这座城池的人们认为将桃枝放屋内,可祛病镇邪。只要有条件,家家户户都愿意在庭院中栽棵桃树,一来可赏花得果美化环境,二来据说是家里有桃树,鬼邪不敢上门。若有小孩摔倒或者受了惊吓,父母会折段桃枝,一边摇桃枝,一边摩弄小孩头顶,念道“扑啦扑扑啦毛,吓不着……”小孩的惊恐就渐渐远去了。还有的人愿意在身上系着用桃木刻制的小棒锤、小桃木棍、小桃剑,以达到镇妖辟邪的作用。肥城农家都认为桃核饰物或桃枝有令人安神、利眠的功效。

  作为整个肥城市的吉祥物,肥桃作为“佛桃”、“寿桃”、“仙桃”经常出现在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合。为老人祝寿送寿桃,为新婚人祈福送鲜桃……好的桃现在依然贵得很,一个可卖到8元到16元。于是除了种桃人外,肥城的贩桃者成为富户者的不少。而肥城的桃木雕刻,是传承了千年肥城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在已经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了。

  在肥城,仅口头流传的关于肥桃的传说故事就有十几个,各有特色,各有意味。譬如“桃大哥”的故事,讲一看桃园的老人,因用桃木作檀,致使河中淹死的冤魂不敢走近,没法拉下水去当“替死鬼”。

  还有类似于三孝口故事的肥城版。说是有孝子王得明割肉做药,医治好了母亲的病。七仙女知道后飞回天宫,一个劲儿向王母娘娘念叨,把王母娘娘给感动了,顺手捏了粒仙桃核儿扔到得明家的天井里,立时长出了一棵桃树,结的桃子个儿大肉肥汁儿甜。待到桃子熟透了,插上麦秸秆儿一吸,桃汁喷香,最后光剩下皮和核。大伙都叫它佛桃。

  还有结构比较复杂的故事,事关泰山圣母、桃花仙女和龙王太子。心地善良的青年张山,偶然搭救了泰山圣母,后者剪纸为船,让他幸免于一场大水灾。第二次,张山又救了桃花仙子,却被朋友贾心陷害,骗走了桃花仙子。到最后,张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又救了化身为小蛇的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在龙王太子的帮助下,张山向玉帝讲述了救桃花仙子的事情,玉帝下旨把桃花仙子许配给张山,并将一枚仙桃核赐于他。贾心被赶出天庭,下界受罪。张山因思念家乡,过不惯天庭的生活,经玉帝应允,夫妻一同下凡,将从天庭上带回来的仙桃核种上,很快桃苗长成大树,结满了硕大的桃子,香甜可口,人人爱吃。夫妻二人从此以种桃为生,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无法确切地知道肥桃的由来,肥城人将中国古代神话、传奇的各种元素都融合到了自创的肥桃传说当中,最终产生了如此多样的肥桃故事。与此同时,除了民间各种神怪故事的演绎,关于肥桃的真实故事也同样精彩。

  可以确定的是,明朝时肥桃就是朝廷供品,到了清代,地方官吏多以肥桃作为进京贡品,或者馈赠上峰的礼物。他们为了低成本地拿到大量肥桃,借故查封丰盛的桃园,不准桃农售卖给他人,从而用很低的价格收购肥桃。还有差役在为朝廷收购肥桃时,用网眼大小衡量,不漏网的为官家买做贡品,漏网的小点的肥桃,则会被他们占为私有,分文不给;而作为贡品售卖的肥桃价格高低,完全凭官吏的好恶……以上种种,一度让桃农认为“种桃得祸”,然后刨树毁园。一直到宣统元年(1908年),当时任山东全省劝业道(类似于今天工商管理部门官员)的萧某,为保护肥桃发展,在肥城南关外火神庙旁立了一个“保持肥桃良种碑”。此碑在如今的肥城,依然被认为是肥桃复兴碑,在肥桃栽培历史上极有价值,可谓功德无量,后世可鉴。

  另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是关于一代爱国名将冯玉祥先生的。他住在泰山时,对肥桃产生浓厚兴趣。他亲自派人来肥城购地建园,作为肥桃栽培实验基地,为此还赋诗一首:肥城桃,肥城桃,不独供给富人食,劳苦大众也要吃个饱。

  文/李津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