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预设与动态生成

  摘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能深入研究问题的预设与动态生成,把握“问”的艺术,无疑是找到了改进课堂教学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预设;动态;

  一、探究的背景

  课堂教学中“问”的现状,有两种代表形式。一种是传统式的,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精心设计各种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内容、找寻主旨和意蕴。这种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点,有经验的老师对教材把握得准,对学生阅读时会遇到的障碍、心理流程等也充分考虑,所以预设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很典型,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很快进入文本,把握重点,课堂线索明晰、过程流畅、环环相扣。

  另一种形式就是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与文本直接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体验、吸收、摄取文本所蕴含的人事和景物、概念和语意、思想和意义、情感和态度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精心准备具体问题,而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互相探讨、对话、碰撞。这种方式尊重学生,使学生有许多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有许多创造性的独到见解。但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它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师的作用,经常表现为“教师不作为”,“非指示”“不预设”。比如,由于学生的兴趣方向不同,提出的问题经常游离到语文学习范围之外,这种探讨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又如,由于学生理解层次的不同,当一部分同学已在探究文本的深层意义时却还有另一部分同学还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基于对以上两种“问”的形式的思考,笔者对如何预设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问题的动态生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借此求教于方家。

  二、问题的预设

  教师预设的问题固然是会对学生阅读文本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教师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预设好并且按部就班地进行提问。因为课堂活动有时是无法预料的,教学流程始终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尤其是当教师把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制作成课件时,课件的顺序往往会与课堂的实际不符。所以,问题应该有预设但不能完全预设,预设应尽可能作多方面考虑。

  预设问题应该基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教师自己阅读文本时的体验,一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一是学生阅读文本的体验。读者的阅读体验大体是相通的,教师和学生亦如是。教师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的疑难点、兴奋点等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料,在预设问题时应充分关注。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前人的评点、分析等,启发我们关注一些重点、精彩点,使我们对课文理解得更透,对问题思考得更深,所以在预设时也应适当关注。

  三、问题的动态生成

  课堂既是知识授受的地方,也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既是文化传承的环境,也是文化创造的天地。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课堂的真实,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学习的能力,所以问题虽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动态生成。问题的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该把握的两个基点,二者互相制约又相辅相成,预设是导引,课堂上如何引导生成新的问题关键是教师的“作为”。

  1.对学生个性阅读的态度。

  新大纲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上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该有个基本的态度。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尊重。也许有时学生会有超出语文范围的争议,也许有时会有明显的误读,也许有时会无中生有,但首先应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尊重才可能有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才可能有学生真实体验的真实表露。这种尊重并不是一概肯定,盲目肯定会将个人的误读扩展为整体的误读。尊重学生个性见解的出现,然后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而明确这见解是属于个性阅读还是误读,是误读的还应进一步引导。这过程就是不能预设的,它属于问题的动态生成,当然也属于课程的生成。

  2.问在学生的无疑处。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质疑非常重要,它往往成为解读文本的钥匙,教师该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但是,也有时学生读过文本后意思大体明白,没什么疑问。没什么疑问恰恰反映出他们对文本理解得不够深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的无疑处恰当地问一问。问得好,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越过思维的盲点,让学生进入积极有效的思考状态,从而推进对作品的理解,进入作品的“精妙处”。

  3.在“答”与“听”中生成新的“问”。

  课堂应该是师生、生生间互动的场所,互动中的创生应该在平等、开放和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当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上放飞思想、畅所欲言时,教师除了尊重、包容之外,更要认真地“听”、耐心地“听”,适时地作出反应,从“听”中及时地生成新的“问题”。“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某种评价,而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有效指导。”对过程的时刻关注、适时引导远比作出最终评价重要得多。

  4.关注整体,尽量扩大“对话场”。

  当我们的课堂强调对话,有一个问题就不容忽视,那就是我们的课堂中有许多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都局限于一部分积极思考的、活跃的学生,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在“听”,他们未能真正进入“对话场”,或是游离在“对话场”的边缘。“教学中的许多矛盾因而被遮蔽,思维得不到碰撞,问题得不到解决,言说得不到锻炼……教学效果当然难以整体性提高。”

  围绕着对“问题”这一问题的思考,更多的是对语文教师自身的要求。在逐步推行新课程的形势下,教师应以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给自己的地位与角色恰当定位,从而把握好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预设与动态生成,进而把握好课程的预设与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黄建恒《阅读教学呼唤本色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11期。

  [2]王鹏伟《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0期。

  [3]李维鼎《“善听”比“会说”更重要》,《语文学习》2011年第9期。

  陈开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