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的探讨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大学生,精神,德育
  • 发布时间:2015-02-08 15:21

  摘要:当今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出一种新的时代特点。基于大学生复杂的精神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德育工作就显现尤为重要。为了探讨德育工作和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结合的有效结合,要求我们应把握和引领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指向,多方配合,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培养和反馈机制净化互联网环境,强化网络人文“内涵”等。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需求;德育

  一、对精神需求的界定及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新特点

  如何来理解人的精神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此曾做过经典的论述,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器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克思在肯定物质生活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对人的精神需求或精神生活也做了充分的阐释和关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精神需要也展开了充分的认识,认识到“人的精神需要就像人体需要维生素一样,没有意识、理性、意志等精神活动的生命就是缺乏人性的动物的生命。”【1】可见,人的精神需求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人的特定的生活指向,是满足人自身思想意识层面上的缺乏的内在追求,表现为人的精神投入,精神构建和精神生产等。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精神需求则呈现出一种新的时代特点。具体体现为:抱有理想信念却趋于庸俗化和功利化;存有知识渴求却缺乏精神驱动,只是停留于实用的层面上;渴望得到尊重,但易于自我陶醉;极力张扬自我的个性,却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等等。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基于大学生复杂的精神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就显现尤为重要。

  二、德育工作与大学生精神需求内在的一致性

  1、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德育的着力点

  我们要想贯彻好党和国家的精神,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就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对象群体,即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关注他们物质生活情况的同时,更要考察他们的精神生活世界,把握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面对社会生活的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新特点。在其精神需求中,既有正面的要求,也有负面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精神需求中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对消极的东西加以克服的话,我们也就很难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中把握中自我,也就不可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高校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就必须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工作的落脚点,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2、德育是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切入点

  人的精神需求的产生和满足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产生,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因素的制约。高校的德育工作某种程度上既是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前景的展望所做的一种实践,也是对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关注度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正确指引。在当今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的冲击和各方面诱惑的考验,如何使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能够认清自我,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德育可以让大学生能够了解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可以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可以在风雨变幻的当今世界不至于迷失自我,并且敢于和善于承担起国家赋予自身的责任,因为我们知道,“就独处的个人来说个人利益几乎是惟一的驱动力,而就群体而言,个人利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2】

  三、探讨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结合的有效途径

  1、把握和引领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指向

  在当今社会中,多种精神文化产品可谓是良莠不齐,所以,也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由此,净化文化市场,倡导高雅的精神享乐,追求高尚的文化价值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的德育工作应当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发展健康向上的、丰富多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多方配合,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觉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观和意义观,教育学生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所内涵的价值观有一个清醒自觉的认识。除了思想政治课以外,高校辅导员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尽量采取多样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争取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培养和反馈机制

  国家、社会和高校应当重视对青年学生培养机制的完善,理顺各种关系,健全各种制度,让大学生的权益保障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同时,还要建立大学生顺畅的反馈机制,从而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升职场技能、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

  4、净化互联网环境,强化网络人文“内涵”

  互联网在高校的使用得以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德育环境更加复杂,德育工作变得更加严峻。网络作为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来源,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可尝试建立校园“红色网络论坛”,建立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利用QQ、BBS、MSN等软件开放一些师生交流的平台,请专门的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定期回答学生们的问题,积极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关注大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诸多问题,并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等。

  注释: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52-158

  [2][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九州出版社,P52

  庄肖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