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对乾隆时期粉彩瓷绘制的影响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粉彩瓷,绘制艺术,外来文化,乾隆
  • 发布时间:2015-02-08 15:49

  摘要:中国彩绘瓷的绘制与制作艺术在乾隆时期达到巅峰,其中造型尤其奇巧、纹饰异常绚丽的粉彩瓷成为彩绘瓷的奇葩与代表。这与当时中西方商业与文化的交流交融以及西洋文化、绘画艺术的融入关系莫大,色彩的粉彩瓷绘呈现丰富的异域文化内涵。

  关键词:粉彩瓷;绘制艺术;乾隆时期;外来文化

  瓷器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明与文化的结晶。随着炼制技艺的提高,瓷器在实用之外更具有艺术价值。于是,康熙晚期的景德镇窑就不仅烧制五彩瓷器、珐琅彩瓷器,又出现了更具审美价值的粉彩绘瓷器。这种瓷器开始于康熙,技艺技法精致于雍正,而大批量生产和运用却在乾隆时期。

  一、西方文化滋养粉彩瓷成长成熟。

  清朝康熙后期,政治相对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包括瓷器在内的传统手工艺制品特别是新品、精品的需求量增加。因而,在以盛产瓷器闻名且有着良好传统的景德镇,瓷器制造商(民窑)在竞争中勇于创新,在生成五彩瓷器、珐琅彩瓷的基础上,推出了粉彩瓷。民窑生产的产品往往针对的是普通购买力人群,因而,器型相对而言是比较单一的,多是盘、水丞之类。而处于研发阶段,又限于工艺水平,因而粉彩瓷的图案类型比较传统,施彩的风格也格外简单纯朴,往往纹饰也是常规且常见的龙凤、花卉、仕女等等。而所谓的创意之处--粉彩也多是装点“门面”的,如花蕊之上进行粉彩,但是也因侧重于实用而非以审美为主,风格也多以简朴为主,工艺也相对粗糙。当然,随着经济发展,高层人士和官员看重的是瓷器的审美艺术与价值。如1719年即康熙五十八年,朝廷聘请法兰西画珐琅的艺人陈忠信到内廷指导烧造画珐琅器。如此,如康熙晚期的粉彩花卉纹盘那种色彩简单的胭脂红与粉质釉料不在获得认可并有被遗弃的倾向。随着西方的珐琅彩料传入并被应用,西洋艺术和画法融入陶瓷艺术,又经过雍正时期的尝试、研发与更新,粉彩瓷成熟且艺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这里要强调的是雍正时期的彩粉瓷绘制品中有些已经有中西文化交融元素,这初步呈现出西方文化对我们彩绘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中西合璧助推彩绘瓷步入巅峰

  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到封建时代的最高峰,这也是使得包括粉彩瓷在内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品与工艺品得到长足发展,粉彩器真正进入了其巅峰时期。民窑重在为民为生活而烧制瓷器,而为宫廷、官府服务的官窑其要旨是烧制美观、精致的瓷器。在雍正、乾隆两朝都负责烧制瓷器监管的唐英对粉彩瓷的进一步发展功不可没。其重视粉彩瓷的艺术审美价值的提升,努力改变雍正时期粉彩瓷简洁疏朗、以白地为主的程式,突出各种色地粉彩装饰的和谐运用,强化纹饰描绘的精细与精致。于是,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工艺精益求精,繁琐富丽又精致无比,大有巧夺天工之态。许之衡的中国陶瓷史专著《饮流斋说瓷》中记载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乎鬼斧神工。”

  而随着海禁结束,中西方交往与贸易的增多,中国的瓷器被外国人士喜爱。一方面是营销的需要,销往欧洲华瓷的彩绘较多将西方艺术、宗教作为的彩绘的元素和内容,如此用来装饰和摆设更显得艺术气息。另一方面,国内一些文人雅士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乐于对购买、收藏这样的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粉彩瓷精品。外国文化中的宗教人物、戏剧小说人物以及世俗生活等等都成为彩绘瓷的题材与内容,而且纹饰丰富多彩,更具有审美性和文化蕴含。

  三、外国文化融入粉彩瓷的艺术特质

  粉彩在乾隆时期通常称为洋彩,清代蓝浦所著的《景德镇陶录》对乾隆粉彩瓷有如下概括:“不但画碧睛棕发之人,其于楼台、花木,亦颇参用界算法,命曰洋彩。”既然叫“洋彩”,那么,这里就足见乾隆时期的粉彩瓷颇受西洋文化影响。粉彩瓷制造的大功臣--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也明确表达:“洋彩器皿,新仿西式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这就更加证明,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的绘画上图多是采用西洋绘制手法了。由此不难得出,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乾隆时期粉彩瓷器已经注重借鉴,在继承的同时也通过大量地吸收西洋艺术求得创新与发展,如繁复的轧道工艺就是西洋铜胎画珐琅与粉彩瓷技艺而成的新技法。再如西洋油画中对透视、明暗的处理等技法也可以从乾隆粉彩瓷中窥得。当然,宫廷与上层社会的喜好影响着民众的心理,不干落后的民窑也从官窑制作的粉彩瓷觅得出路,但是民窑花匠在模仿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中不可避免的参入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元素。于是,乾隆时期粉彩瓷中“意象油画”风格也更显现着西方文化对乾隆时期的粉彩瓷的影响力。这样,我们就能够清楚明白了乾隆粉彩瓷绘制注重繁缛、艳丽设色等是受到欧洲油画影响的。

  另外,乾隆时期的粉彩瓷中的人物与人物形象多以纤细柔和的线条进行描绘,人物结构往往把握准确,细致入微;衣饰等都富有层次感,从而使得人物形象十分逼真。这些也足证乾隆粉彩瓷在绘制手法上已经较多借鉴西方人物绘画的造型方法,以及透视原则、明暗处理技法等绘画艺术。这里,西方传教士画家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如著名的宫廷中供职西洋画师郎世宁,他长期沉潜于学习中国画技法并能将西洋画法结合起来,形成备受画家们推崇的新体画,郎世宁等西洋画师将中西画法结合并被运用于粉彩瓷绘制上,也使得粉彩瓷更具有中西合璧的气质与神韵。

  粉彩瓷绘在中国彩绘瓷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起着承上启下作用,乾隆时期是粉彩绘瓷发展的高峰期。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学习与借鉴这样的艺术,努力让粉彩瓷绘大放异彩,得到符合时代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柯玫瑰.中国清代瓷器.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

  [2]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蒋小兰,烯睿,方娟.西洋绘画对清代雍、乾时期粉彩装饰的影响.景德镇高专,2009(09)

  [4]李文跃.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01

  [5]张冲云.陶瓷艺术欣赏课件,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华盛楼,景德镇,2010.5

  陈本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