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哲学方法论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哲学,儒家,道家,墨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08 15:57
摘要: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没有系统讨论哲学方法的。中国哲学的主流是强调道德实践,所有的自然观、天道观、本体论和宇宙论都是为人生修养服务的,上达于天,下贯于人事,知识论最终要落实于道德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儒家;道家;墨家;道德实践
中国哲学不注重形式上的严密论证,亦无形式上的条理系统,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论。中国思想家认为经验上的贯通与实践上的契合,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可以说中国哲学只重生活上的实证,或内心之神秘的冥证,而不重逻辑的论证。通过长时间的体验和实践,忽有所悟,茅塞顿开,之前许多的疑难涣然冰释,便感觉体悟出人生之真谛,更不会仔细地证明之。所以中国哲学家的文章系统性不强,《论语》记录的大多只是孔子日常的言语,很多文章都是断片的,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中国哲学的方法只是在一些哲学观念中反映出来。
中国哲学有一根本的观念,就是“天人合一”。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的活动要顺乎自然。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摆脱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反朴才能归真,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在《正蒙》中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四字,在其《西铭》中描述天人合一的状态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天与人之间的联系,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即是性,《中庸》首句:“天命之谓性”。人受性于天,而人的理想在于尽性,性即是道德原则。邵雍曰:“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天人相通的观念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极重要的观念,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建构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到朱熹的理气关系的学说,无不以此为中心观念和起点来建构他们的知识论、道德论和人生观。西方哲学的本来意旨是爱智慧,以求真为目的,中国哲人的致知注重道德的修养,侧重于求善为目的。人世间的道德原则要合乎天道,合乎自然之道,正确的行动必定要效法自然,不与自然相违背,而人道的确立是依赖于天道的,以天道为准绳。中国哲人的哲学体系的建构始终准守着“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方法上是一条思想的准绳。
中国哲学家研究思考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切己体察,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在中国哲学体系中,方法与内容、形式与质料是融合为一体的,因此中国哲学特别强调整体思维。《周易》的阴阳观念和六十四卦,喻示着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处事方法、人生哲理和自然规律,天、地、人、风、电、水、木和火都是彼此有联系的一个整体,某一卦、一爻的变化便会引起整个卦象的变化,反映了阴阳矛盾、运动变化中的整体观念。后来发展出阴阳五行的观念,天地万物的各种属性都可以用阴阳五行来进行概括,阴阳一消一长,五行相生相克,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五行学说在传统中医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中医把人的五脏六腑看作是彼此联系的统一体,以此来分析病理,特别强调整体思维,辩证施治。
墨家的思想方法最接近于西洋的科学方法,墨子对于一切事物要问其所以然,科学知识要应用于实践,不能应用的便不是真知识。儒家要达到一个“止于至善”的目的,而墨家不同,墨家的方法要追寻一个“为什么”。例如要建一个宫殿,先要问为什么,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做。他的学说讲求实际应用,子墨子曰:“言足以迁行者常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经》将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主张“有知”,看重“有名”,别墨发挥要“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较接近于科学的知识论。
儒家的哲学方法便是传统的“格物致知”。《大学》中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根本方法是“致知在格物”,宋儒又提出了“格物穷理”,宇宙万物都有许多道理,只要认清世间的道理,这就是格物。程子曰:“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穷而至之,所谓格物者也”。一草一木,皆有其理,不可不察。朱熹讲格物,范围很大,他说:“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也。”这种格物方法,范围实在太广,但朱熹终其一生,也只是格了一些书本,皓首穷经,所以最后的结果,格物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朱子的格物,要人读书,象山便问:“尧舜之前,所读何书?”陆象山解释格物二字,“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确定了他一生为学的宗旨。明代王阳明对人生的格物便说:“心外无事,心外无知,故心外无学”,他认为朱熹的方法是玩物丧志,他把“物”限定在吾心意念所在之物,由此倡导知行合一之说。
先秦的墨家是最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由于不适合中国的土壤,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最后没有传承下来。中国哲学有三种主要的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三种传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国哲学极度关注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实效主义色彩较浓,同时中国哲学的理性主义不注重抽象意义的挖掘,而是从经验世界来建立理性精神,朝着道德和政治的目的,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的精神。这些文化的背景形成了中国哲学独特的寓于知识论中的方法论,特别强调整体的观念,抽象的分析不够,道家具有一定的辩证的方法,而格物致知是贯穿整个儒家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程朱理学达到了研究的最高峰。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徐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