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乡村规划中的表达方式

  摘要:乡村建设的目的是为改善人类生存状态,为人类生存提供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自然地域背景下,乡村建设代表着不同的乡村文明所在;本文从具体设计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乡村建设中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乡村;景观;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生存需求,开始追求多元、丰富的宜居生活方式,对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促使新农村建设地不断进步与提升。 构建乡村价值体系,重树城乡价值定位,让农民生活更方便,让农村社区更和谐,创造出具有亲和感,宁静感的新农村景观,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其意义与价值所在。

  一、乡村概念

  乡村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农业生产为经济活动,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的人民聚集而成的聚落,其文化上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相同性等特征,同时在其他方面又具有人口密度小,生产方式低下,交通不便,卫生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相互关系密切等特点。

  二、乡村现状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乡村也具有不同时代的特点,现阶段的乡村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足:一是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建设投入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身体健康,环境污染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公益建筑缺乏,道路交通不便影响居民生活与农业生产,三是空心村的出现,土地浪费等现状。

  二、乡村规划表达手法:

  (一)探寻地域风俗文化。从广泛意义上讲,一切景观都与文化有关系,因为实际上所有的景观都与人发生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受到人们的活动影响。景观也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与自然相处态度变化的过程,同时也见证了文化的发源、传播、升华以及消亡;在景观设计中,传统地域风俗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越来越深。传统乡村中的自然地理因素、地域特色、民族风情、饮食习惯、乡土建筑符号、节庆活动等等都是乡村规划中的重要元素。

  乡村规划应为地方风俗提供物质基础,通过设计手法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取其精华,将其转化为现代农村规划的源泉,要在传承基础上创新,让新农村更像农村,对一个乡村的情况有整体的把握,才能看清乡村的发展方向,才能为乡村做一个符合地域特色的规划。

  (二)构建“点、线、面”的景观体系。乡村聚落是乡村景观环境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点”、“线”、“面”的景观体系构架。

  乡村民居庭院空间景观设计,作为乡村景观体系中的点,是中国传统空间体系的核心。“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聚落空间的构成元素,是在长期的聚落居民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气息和自然气息的私密空间,具有生产生活、娱乐、交流等多种功能,所以庭院景观在整体景观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其进行空间处理时更应注重功能性。

  可通过树木栽培改善院落气候,蔬菜栽培在美化庭院的同时满足生活甚至是经济需要,通过对设施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筒车、石碾等景观小品的设计,对乡村景观赋予人文色彩。

  乡村景观规划中街道景观设计,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中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是一种“虽为人做、宛似天开”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地是环境规划的基础,在乡村街道景观中,利用街道与村民房屋过渡地带种植庄稼或者蔬菜,使得乡村街道景观更具有田园风光特色;在乡村道路设计上首先根据交通功能要求,利用乡村道路材质、形式、特色进行设计,满足乡村规划中线在整体生态结构中的作用。

  乡村规划设计中,受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文明冲击、消费习惯、生活片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乡村居民生活需要,由于受乡村居民对精神寄托、交流沟通、生产生活、自身提升等方面的影响,乡村居民需要适度规模、数量、功能的公共空间。因此在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中需要根据村民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进行设计;考虑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及创新。乡村广场规划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避免城市景观规划手法,结合乡村独特性,采用本地特色材料、传统符号、风土人情、庄稼构造完整的乡村生态体系。

  (三)重视传统乡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建筑作为乡村聚落空间中的精神依附,是构成乡村景观系统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乡村历史文化的反映,因此对传统乡土建筑的文化地位、文化价值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体现传统生活方式、文化风貌,建筑艺术的民居建筑进行保留,对缺乏现代功能的老建筑进行改造,使得老建筑焕发真正的活力。

  (1)保护传统民居,增加文化底蕴。

  通过加固、修缮、是传统民居实现其历史文化价值,使人身临其境,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见证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2)挖掘传统乡土建筑的空间特色,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相结合满足现代生活功能要求。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对比实现平衡;或维护原有建筑艺术结构,实现新建筑与旧建筑在建筑风貌和上的一致。

  (3)注重景观场所精神的塑造,体现乡村文化精神。传统乡土建筑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景观场所精神,给现代文明带来特殊的人文感受和精神体验,因此传统民居从风俗文化价值出发,注重乡村景观元素的利用,以本土农作物为主,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田园风光,在城市化进程下大放异彩。

  (四)利用可持续性乡村景观规划技术可持续性。从字面上讲,意味着持续的能力。运用人与环境的关系时意味着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的持续能力。

  首先,作为物种延续,必须满足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其次,努力了解世界,并了解哪些是对它有益的,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合作并受其限制,只有懂得在限制中生活,才能达到可持续性。

  总之,持续性乡村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服务于本地生态系统,考虑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并使其对任何发展的影响最小化,以最小的破坏和浪费来实现未来的扩建计划,尽可能多的以最便利的方式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运用自然的空气调节技术使村民居住环境舒适,确保村民不会被环境孤立。最终实现乡村建筑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设计》,(张建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

  [2].《农道-新农村之路没有捷径可走的》,(孙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

  [3].(美)PETE MELBY TOM CATHCART《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张颖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李高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