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重回轨道

  答案很简单,本田要重拾“挑战者”的身份。比如全世界率先攻克美国《马斯基法》的CVCC发动机,采用被称为“黑科技”的副燃烧室自主发动机机构,直到现在,仍为人津津乐道。

  接二连三的世界范围内召回事件,让本田宗一郎耗尽毕生精力打造的“开不坏的本田”这一消费者印象瞬间灰飞烟灭,高田气囊更是直接让伊东孝绅挥泪告别社长。在其它日系车企纷纷在销量与营收方面高奏凯歌之时,本田却不得不默默地调低业绩预期。在前社长伊东的六百万体系压制下,本田惯有的创造力也隐匿踪迹。如果长期处于中庸状态,消费者必会转身离开:“这不是我想要的本田”。如何摆脱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产品线布局,新任社长“中国通”八乡如何通过在华市场来提振全球销量?本田面临苦斗。

  “一日本田,终身本田”?

  在前两篇剖析本田的文章《别了,伊东孝绅》与《八乡隆弘,他为什么不同》发布在中国各大网络媒体平台后,就有相当数量的网友在评论区反复刷这样一句话:“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是的,这句话在2013年前是非常适用的,质量可靠性高,燃油经济性佳,再加上颇具前卫感和运动姿态的外观设计,几乎是世界市场内当仁不让的“神车”。在日本本土市场创造出震后神话的N-BOX,在北美被无数留学生奉若神明的手动挡思域CIVIC,在欧洲市场大放异彩的红头思域TYPE-R,在新兴市场国家畅销的飞度FIT。

  在很多情境下,就连本田自己也无法预估,或者说完全没有想到推出的车型会引爆市场,彻底改变市场潮流。根本原因是本田最为擅长的独创理念和技术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并培养出相当一部分死忠。结果就是竞争对手不得不按照本田制定的游戏规则来进入市场。举例来说,当N-BOX在日本市场大兴风浪后,国内某自主品牌车企迅速仿制一款外型极其相似,但发动机与内饰都与N-BOX有天壤之别的COOLBEAR车型并推入市场,结果该车型在极短的时间内风靡大江南北,不仅让该自主品牌有了正向开发SUV车型的资本,更为它日后站上国内销量王座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款仿冒本田车型的产品都可以睥睨对手,傲视群雄,如果是真正经过本田“技研”后的产品呢?所以,总的看来,本田从不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瞄准大众市场上,而是凭借自身的独创性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市场。

  再举一个例子: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称不上精彩,很长时间内处于百足之虫的状态。但2013年9月成为本田汽车的转折点。该月,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车型杰德JADE正式由东风本田制造上市,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杰德出人意料的打响认知度,销量也水涨船高,单月销量远超以往苦苦支撑东风本田的思域,笔者的同事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从最先考虑的飞度到最终下订杰德,完全是一曲忠诚的本田赞歌。

  那么,杰德为何能一扫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羸弱表现呢?原因主要有三:第一,中国消费者普遍钟爱轿车,故其它车型,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德美车企,疯狂推出轿车车型,收割着品牌效应带来的红利,中国消费者也慢慢觉醒,需要一款不同于身边朋友同事的新产品来刺激眼球,这给了杰德最好的机会;第二,杰德的主力消费人群是80后,他们追求特立独行,追求与众不同,在那个年代,杰德数字显示行车速度的设计就是尖端与未来科技;第三,在杰德投放中国市场前,本田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印南泰孝曾预测6座版的车型能满足80后大部分需求,日常出行与举家旅游。事实证明,印南研究员的推测精准的正中红心。

  “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喜欢,只要抓住喜欢的人就好”。

  挑战“小号丰田”

  熟知日系车企的读者应该了解,丰田汽车的全称是TOYOTA MOTOR CORPORATION,翻译过来就是丰田汽车公司,而本田汽车的全称则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两田”从创立之初就已经朝着相悖的方向行进着,一家以销售为主,紧跟市场需求;另一家则以技术为先,创造潮流。

  但现今的本田却开始落入丰田式的“怪圈”,逐渐失去创造力。何为创造?就是赋予现有产品全新的价值,最终改变社会的机制和观念。本田从这样的循环受益匪浅,但也迫于销售压力放弃高成本低回报的技术开发,革新性不在,成为消费者现在对本田的印象。

  那么,本田该如何回归正途,继续创造市场,而不是顺应市场呢?

  答案很简单,本田要重拾“挑战者”的身份。比如全世界率先攻克美国《马斯基法》的CVCC发动机,采用被称为“黑科技”的副燃烧室自主发动机机构,直到现在,仍为人津津乐道。还有最近一飞冲天的HONDAJET,采用了新开发的革新型OTWEM布局(Over-the-Wing-Engine-Mount),将发动机安置在主翼上方的最佳位置。这一获得了发明专利的新技术大大降低了高速飞行时的兴波阻力,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未来本田要通过更多的“黑科技”来获得市场,但夺取大众欢心只是为本田掀起新革命奠定基础的“手段”而已,面对丰田、大众和通用,正面交锋会让本田疲惫不堪,即使暂时领先,也会被过长的战线拖累至死,所以,“丰田化”不是本田的出路。

  在6月17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伊东孝绅在会议开头用近一小时的时间在1899人面前为“飞度”的召回事件和高田气囊安全事件进行了道歉。至此,本田的屈辱与黑暗时代宣告结束。随后,新一任社长八乡隆弘壮志凌云的登场,一个不再沉默寡言的本田,也站了起来!

  文/李文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