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林: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会计,科研,于玉林
  • 发布时间:2015-11-10 16:32

  本次采访由于老的得意门生田昆儒教授的回忆作为开场。于教授多年一直保持着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的习惯,谈起于老的这几十本记录,田教授眼里溢满了钦佩。田教授说从自己老师身上学到了认真、学会了分析主流,培养了大局观。这间用来采访的小小书房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或许不仅仅是他,还有很多的“田教授”正是由此而一步步走入了会计殿堂。

  问道科学 力求真知

  于玉林1956年去念大学时并没有明确的个人规划,纯粹凭着一腔热情响应国家“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人民日报》一篇“掀起在职干部向科学进军热潮”的社论,让还在湖北恩施百货公司下属单位担任会计负责人的他燃起了大学梦,经历了说服领导同意考试的坎坷,于玉林顺利地考进了南开大学经济系会计专业。因为工作交接,加之路途遥远,晚了整整一周才入学。

  回忆自己的大学四年,于玉林用了“渴求知识,刻苦学习”八字概括。在实际工作经历中,他深刻体会到了理论匮乏所造成的局限。当年南开大学会计教材是将苏联教材结合中国实际改编而成,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如果说在这样一个教材质量高,师资队伍好,学习环境优的学校求知若渴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于玉林大学四年从未归家的孜孜不倦确实是意料之外。他说,一是时间因素,四年八个寒暑假,根据自己所列课外学习计划,他可以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掌握更多的知识;二是经济因素,当年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除了将每月的助学金寄送回家,留在学校还可以省去舟车劳顿的开销。

  与天津财经学院的结缘源自1959年的学科调整,南开大学的金融、会计、统计并入了天津财经学院,于玉林的组织关系也随之转移,教师队伍的缺口让大学四年成绩五分满贯的学习班长于玉林成了留校任教的不二人选。

  理论实践 相得益彰

  1960年,时值二十五岁的于玉林从统计教研室开始了职业新起点,初任青年教师的他被委以一门新课的教学工作,就是《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在没有教材,没有案例,资料匮乏的情况下,这位青年教师先后到国家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局实地调研,根据国情重点研究了地区经济平衡统计,两年编写完成《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将实践所得顺利应用于理论教学。于玉林接手1966年毕业班时沿袭了调查研究的传统,带领当年的统计406班到至天津市商业中心区的劝业场分析“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的销售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后因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

  经历了三年停课闹革命,转机出现在天津成为直辖市的1969年,于玉林被分到天津市煤矿专用设备厂教育革命小分队调查社会人才需求。会计岗位存在的巨大空缺让于玉林通过会计短训班实现了社会价值。

  当年深受实务界欢迎的《社会主义企业财务会计基础》依旧是于玉林走遍大江南北的实践精华。于玉林同李宝震教授去了东北和上海等地的近20个工厂和学校调查学习,如哈尔滨柴油机厂,卷烟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连钢厂、柴油机厂,上海大隆机器制造厂、上海第三炼钢厂等企业;他还同容悦胜老师去广州、湖南和延安等地的10多个工厂和学校调查学习,为了能够实地了解革命根据地的会计历史情况,他们甚至跑到大山深处的延长油矿和遥远的延安汽油机厂。最终,在会计短训班教学实践和广泛深入调查工厂、学校的基础上,参考油印的《会计基础》讲义,于玉林他们最终编写出了一本内部使用的教材《社会主义企业财务会计基础》。结合教学科研成果,李宝震、于玉林、李明珠编写的《会计学原理》于1982年正式出版,这本教材还在1984年获得了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材二等奖。

  教学为主 科研为魂

  改革开放后,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专业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于玉林从教学方法、会计实验和考试办法入手,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他首创“五结合”教育方法,即自学、提问、讲课、议论、习题相结合,学生可以把问题带到课堂讨论,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以问题为源头提出不同的分析思路,不仅完成了理论教学任务,更关键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名热衷调研的实干家,于玉林把会计实验提升到了新高度。当时侧重于学术性研究的综合型高校一般不搞会计实验,于玉林则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特色,提倡建立研究型会计实验室。为了填补原有初级、中级会计实验的缺陷,于玉林提出在此基础上完善会计实验体系,加入由相互联系的10门专业课整合而成整体的高级会计实验。为了配合就业,2011年于玉林提出“三业”会计实验模式,即课业、就业和创业三位一体,并与软件公司结合,创办天蓝会计实验研究所,分别在全国10所高校设立会计实验研究室,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会计实验研究所。

  所谓严师出高徒,于玉林组织建立了《会计原理》(会计核算基础)的题库,灵活利用教师考试自主权,额外列出自学参考资料,构成10%考分占比,扩大了考试范围。于是,对众多学生而言,这位于老师课堂上的100分更显得弥足珍贵。

  大学教师需不需要进行科学研究,这在当年有过热烈的讨论,有提议把教师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而受益于实践教学的于玉林则主张将大学教师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在担任会计原理教研室主任期间,他提出了建设面向“经济建设课堂”和“教学课堂”的双目标教研室,让科研成果服务教学。1991年,于玉林的“双目标”教研室受到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高教局关注,获得了天津市优秀教研室荣誉称号。

  在科研方面,于玉林更是一马当先。在1969至2006年3月的37年间,他共发表论文336篇,出版主编、编著、参编的著作88种。于玉林喜欢做研究,“已经常态化,不为职称,不为稿酬,而是一种习惯,从不间断”,他本人亦从每篇成文的过程中获得巨大满足。他筹建现代会计研究所后来承担了组织会计科研活动,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主编《现代会计》杂志等。

  后来,天财会计学成为天津市地方高等学校首批重点学科,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于玉林同年成为博士生导师。为了不辜负学校和社会对会计学科重点建设和博士生培养的深刻期望,于玉林提出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发挥特色,形成体系”的基本思路。他认为老一辈会计学家留下来的东西是宝贵的,值得学习继承,但会计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后辈人要具有前瞻性,发挥会计学科的创新作用。于玉林认为会计学科新的增长点就在交叉学科上,并且会计本身就拥有众多可供交叉的学科边缘,在他出版的主编和编著的29部学术专著中就有22部属于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而其发表的论文中,有多篇涉及会计交叉领域研究。

  于玉林这种“寓研于学”的方式给会计博士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把博士教育定位为培养“两高”人才:精湛的专业水准,良好的思想素质。他总结出“123会计博士培养模式”,即以创新会计学科领域为教学中心,以培养两高人才为教学目标,以参与课程研究、课题研究、论文研究为教学主题。于玉林对博士生专业研究要求虽然严格,但从不限制他们的研究兴趣。按照惯例,博士论文的选题常常落在指导老师研究领域范围内,但这种做法可能会扼杀学生在兴趣领域的学术潜能,为了鼓励博士生写创新题目,他会加班加点深入研究学生论文涉及学科新内容,支持论文的后续指导,这种思路也让他得以不断充电。

  回顾往昔 鞭策不停

  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于玉林提到了两位伟人,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是马克思。他的书房里摆放着的装饰几乎都是毛主席的照片、雕塑等,他回忆工作之初首次接触到《毛泽东选集》,爱不释手,反复学习;大学期间于玉林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惊喜地发现其在会计著述上的独到之处,其中的会计性质理论、资金循环理论和连环替代分析法深刻阐释了资金运动的过程,给了他很多启发,他还专门收集了一本《马克思会计语录》。

  2006年,于玉林退休,他常说自己只是从在职岗位上退下来,是“退而不休”,笔耕不辍、思考不息的他还实现了许多未竟的念想。于玉林一直就有重编1994年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会计百科辞典》的想法,2006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大力支持,经过两年多100多名作者的编写,最终成稿300万字的《会计大百科辞典》该辞典为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出版社获得2008——200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文 林晨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