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朗德的三大挑战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奥朗德,法国大选,奥巴马,萨科齐
  • 发布时间:2012-05-22 10:43

  当地时间5月15日,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宣誓就职10小时后,飞往德国,与默克尔总理会谈。这一空前举动,备受世人关注。这不仅表明法德关系的重要程度,还意味着法德轴心之于欧盟的意义--尤其在“欧债危机”和希腊退出欧元区威胁在即时刻,奥朗德德国之行的象征意义,更显突出。不止如此,奥朗德访德,还有现实的使命在身。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弥补竞选期间与德国政府在振兴欧洲经济措施上的严重分歧。

  2012年3月,除英国和捷克之外的所有欧盟成员国,签署了《经济货币联盟下的稳定、协调和治理条约》,简称《欧洲财政协定》。如获各签署国批准,该协定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协定强调,“保持欧元区长期稳定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财政政策。”该协定针对欧盟成员国公共开支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各成员国政府预算应当平衡或有结余,年度结构性赤字不得超过名义GDP的0.5%,但如果该国政府的债务水平显著低于60%且公共财政长期可持续风险低,则结构性赤字最多可达到1%。很明显,这是一个靠财政紧缩,使欧洲走出债务危机的举措。

  竞选中的奥朗德,对协定持有异议,并多次呼吁就协定展开重新谈判,主张将刺激经济增长条款纳入谈判议程。此政策思路意味着增加公共开支。这与协定规定的紧缩政策背道而驰。

  法国大选尘埃落定一刻,默克尔便致信奥朗德,明确表示,法德应做出必要决断,以回应欧元区国家对两国步调一致的期待。她说:“拯救欧盟和欧元区的必要决断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让我们为社会的未来做好准备,并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护、促进经济发展。”随即默克尔邀请奥朗德访德,“我确信彼此的合作将持续加深两国人民传统密切的友谊。我期待与您一同肩负欧洲的责任,为两国和欧洲福祉而努力。”但默克尔同时表示,没有就协定展开重新谈判的计划。她明确回绝了奥朗德的期望。就在默克尔致信奥朗德的前一天,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没有可能重启财政协定谈判。

  第一挑战:法德关系

  很明显,奥朗德上任后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欧盟基石的法德关系。他的前任萨科齐执政期间,法德关系水准达到空前高度,坊间甚至用“默科齐”戏言两国领导人关系的亲密程度。这一关系来之不易。且不说两国世仇对两国关系造成的长期负面影响,就说二战结束后,法国利用战胜国优势,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德国再一次崛起,包括欧洲煤钢联盟的设计,初衷都源于法国对德国的担心。由于二战后德国基本国策定位在美德关系修好,尤其科尔政府,步步紧跟美国,在国际上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使秉持独立外交政策,其题中之意便是与美国叫板的法国,更是处处提防着德国,法德关系不可能走得更近。

  法德关系的转机,始自两德统一。在经历10年痛苦、10年生息后,德国再次恢复元气,经济增长一路攀升,宪政道路愈走愈顺。二战后力图主导欧洲事务的法国,在客观形势下,雄心难展,它必须认真而诚恳地面对统一后恢复元气的德国。两国同时认识到,欧盟这辆战车,缺少对方,跛脚鸭都不如,更没可能走得更远。然而,愈走愈近的两国关系,碰上德国左翼(施罗德)和法国右翼(希拉克)同一时期执政,更像理性伙伴,而非亲密战友。2007年,右翼萨科齐赢得大选,不仅对美外交,更像是法国版的科尔,与德国右翼总理默克尔,在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一拍即合,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法德关系随即升温。

  萨科齐之倒霉,正如2008年美国大选中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他第一个挑战来自美国人对小布什执政的失望,萨科齐执政5年,先是经历了金融风暴冲击,之后面临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除上帝外,没谁帮得了他和他的执政党。所谓萨科齐政绩乏善可陈,皆皮毛之议。法国经济恢复乏力,在最后一刻帮了奥朗德,如同金融危机客观上帮了奥巴马赢得大选。

  欧美国家,左右翼执政,内政外交,有着非常不同的思路,不仅影响不同派别执政的两国邦交,甚至影响领导人之间的好恶,奥巴马入主白宫后,萨科齐与其关系疏远,是为典型例子。即使俄罗斯的普京和小梅,由于俩人立场鲜明区别,与小布什和奥巴马的关系,亦泾渭分明。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属传统左翼,默克尔则是经典右翼,除非前者仿当年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形左实右,否则,默、奥两人,几乎天然对不上眼。

  法德关系,今非昔比。行政和外交都缺乏经验的奥朗德,遇上内外政坛百般历练炉火纯青的默克尔,即使前者竞选时言之凿凿要求修正《财政协定》,手里有多少可出的牌呢?笔者认为,有着宏阔大局观的默克尔,一定会给奥朗德台阶下,但条件一定是,协定的大框架不容改动。

  果然,奥默会之前,多位德国高官释放口风,表示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二支柱,而奥朗德也一改前调,不仅强调法德合作对欧盟克服当前危机的重要性,也认可平衡预算是重获市场信任的必要举措。双方各让一步。会谈结束后,奥朗德说:“这次会议不是要回答先前所遇到的问题,而主要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关系和一种工作方式,以共同找到危机的解决办法。”默克尔对奥朗德的不同观点,报以微笑。当有记者问她,对奥朗德的看法是否感到担忧时,她说,恐惧使人丧失政治智慧。此次会谈,有成果,但仍有分歧。奥朗德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很难烧得干净利落。

  第二挑战:议会选举

  对奥朗德执政的第二轮挑战,将来自今年6月举行的议会选举。萨科齐大选败落,并不等于右翼式微,左翼控盘。非常脆弱的法国内政,以及自1986年开启的法国双头政治“左右共治”传统,决不排除法国选民将选票投给右翼,使得奥朗德面临从议会席位占多数党派中挑选总理组阁的局面。这一法国人创造的执政技艺,不仅平衡左或右翼全盘执政可能形成政策一面倒造成的极端,也使得左翼总统对右翼总理时,更可能向右调整姿势,以免引发政治危机,反之亦然。有研究者评论说,1986年以来25年的法国政治,本质上都是“左右共治”。6月以后的奥朗德,执政思路很可能向右调整。

  然而,不论奥朗德坚持左翼立场执政,还是向右调整政策,并不意味着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自然消失,毋宁说,它将伴随奥朗德执政始终。在此意义上,对奥朗德的挑战,同时也构成了对默克尔的挑战,无疑也是欧盟未来的重大挑战。法德好,欧盟好,否则,欧盟前景堪忧。我们很难想象,两国领导人赌得起这盘棋局。说穿了,法德输不起,欧盟输不起。因而,客观情势,使得法国新总统和德国总理在关键问题上,只能采取妥协路线,只是法国回旋余地稍小一点而已。

  第三挑战:美国大选

  奥朗德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如果奥巴马连任,对奥朗德则是利好--奥朗德竞选中提倡的经济政策,与奥巴马政府实际采取的政策异曲同工。此外,奥朗德对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也是赞赏有加,毕竟,两奥在执政思路上,同属一个光谱。但谁能排除罗姆尼率领共和党,重新夺回白宫的可能?罗姆尼,这位典型的共和党保守派上台执政,对奥朗德构成的外部挑战,一点都不比默克尔少,甚至更多。在罗姆尼为竞选准备的自传中,对奥巴马以及民主党四年来的内外政策,尤其外交政策,予以极其严厉的批评,而这一批评,只要把前置词稍加修改,简直就是冲着奥朗德和他领导的社会党去的。未来四年,法美关系何以相处?

  法美关系,直接影响到法德关系。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是,这一外部挑战,很可能被默克尔领导的德国视作对欧盟的挑战,如此,将促成奥默更加紧密团结,共赴欧盟困难。一是,加深法德矛盾,使欧盟面临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问题是,欧盟危机,对美国而言,是机会还是灾难?两厢输得起被一些评论人士比喻为互挖墙脚的游戏么?

  分析至此,笔者该引出另一对奥朗德,同时也是对整个世界(包括西方世界)构成挑战的因素,即中国经济成长的现实,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比起中国因素,奥默分歧、法美矛盾、美欧博弈,实在算不得什么。中国经济成长,是欧美不得不认真面对,但又未必想得清楚的严峻因素。这又可能导致两种结果:要么法德为轴心的欧盟联手美国,共同应对中国挑战;要么,中国在迎接欧美挑战的同时,修正自己。大体可以猜测,后者的可能性稍稍大于前者。如此,未来世界的光明面向,亦可有大体的预期。

  刘苏里 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