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换帅一个月 孙伊萍改革阻力大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蒙牛,孙伊萍,中粮集团,改革
  • 发布时间:2012-05-22 11:00

  4月12日,蒙牛乳业高调换帅,杨文俊不再担任蒙牛乳业总裁,改由来自中粮集团的孙伊萍接任。这意味着,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十大创业元老已全部淡出管理层。

  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真正接管一个“生猛”的民营企业,两者如何结合,未来的蒙牛将会是什么样子,一时间引起各方关注。

  而如今中粮系蒙牛已经在孙伊萍的手下度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新官上任的火头似乎还没有烧起来。在分析人士看来,虽然在重塑蒙牛品牌上中粮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然而孙伊萍改革面临的阻力也同样不小。

  国企味道渐渐凸显

  “换帅后,蒙牛内部人员调整并不大,这是由于孙伊萍并未多带一人入驻蒙牛,因此将继续倚靠蒙牛原有团队,这是出于保持组织管理层稳定性的考虑。”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确实,在管理架构上,宁高宁曾表示,希望孙伊萍保持蒙牛市场化运作方式,按市场的需求来运作,避免剧烈的改造,以维持原蒙牛团队的稳定。中粮连同蒙牛,对于此类人事变动、组织架构调整都极为低调。

  不过,在乳业专家陈渝看来,蒙牛不再像以前“生猛”,渐渐有了些国企的味道。“我总觉得和他们接触时,感觉不到以前蒙牛那种冲劲。”此前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他如此表示。

  或许这在要做出改变的中粮看来是一件好事,毕竟要接手蒙牛,面对的不仅是前期负面的食品安全风波而导致品牌价值受损,如何着力解决,并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是较为紧迫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有内部文化的整合,中粮作为国企身份和民营起家的蒙牛在企业文化、运营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双方在这些环节的良好衔接是提高效率的途径。

  而在陈渝看来却有些无奈,毕竟发展是要有好的改变。

  孙伊萍曾对媒体表示,在蒙牛的工作基于两个原则,第一,任何人不会因为改革失去位子;第二,在改革过程中,不会让各个利益方利益受损。可见未来的蒙牛,人事上并不会大换血。

  不过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据一位接近蒙牛管理层的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近期中粮可能只来一两个人,但对蒙牛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更换都在逐步进行,中粮还从别的企业挖了一些人去蒙牛,这些人会被培养成大股东中粮的新势力,要掌握在人财物方面的话语权。

  规范奶源前路漫漫

  蒙牛人雄风渐弱或许也说明了一个无论业界、中粮还是蒙牛都意识到了的现实:乳业拼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粮管理层认为,在管理架构虽将继续保持蒙牛市场化运作方式,而在品牌推广方面需要进行变革,这需要重塑品牌,“深耕奶源是重塑品牌的一个环节。”孙伊萍曾表示。

  在奶源上,孙伊萍做了一件事,就是砍掉1.5吨以下奶站。据媒体报道,这一工作从今年三四月份就已经开始了,预计到今年年底蒙牛将会全部取消小奶站供奶。与此同时,蒙牛还将清理OEM代工厂,现在清理了约300家。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改革不现实。“即使关掉小奶站之后,中间依然存在奶贩子,虽然不通过散户收取牛奶,但是奶贩子收集了还可以交给企业,这是换汤不换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道:“蒙牛应该加强的是奶站的管理,直接对奶农和生产设备进行投入,甚至采用视频监控、批批检查和建立追溯。”此外,蒙牛这些年来奶源的缺口是一大问题。据《投资者报》此前的报道,蒙牛每年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奶源缺口,如果取消这些小奶站的供奶,那么就难以保证蒙牛每年巨大的销售量。

  按照规划,蒙牛未来5年投入30亿至35亿元建设牧场。但自建牧场目前在业内也有不小的争论。

  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型牧场的弊端是存在疾病控制和环保问题。一旦疫病出现,规模大的牧场损失会更大,而且大型牧场的环保问题难以解决。目前,大型牧场周边区域已有多次反映大型牧场造成的污染问题。

  从目前来看,自建牧场短时间难以满足奶源缺口。因此中粮改造蒙牛奶源短期难见其效。

  改革被指未涉及核心

  除了在奶源上改革之外,蒙牛的改革加大了对品牌形象的建设。“目前,蒙牛已经邀请了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帮助蒙牛重构品牌形象,同时将对蒙牛旗下的品牌进行重新梳理,改变原有依靠宣传推广带动销售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品牌塑造以及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来赢得消费者信赖,这一方向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但梁铭宣同时认为,品牌的培育期较长,短期内效果难以显现。

  不过在业内人士来看,自建奶源也好,重新树立品牌形象也好,都未直指蒙牛改革的核心。

  “建立品牌和市场是没错,但是这不是核心,你的核心是产品质量。但是现在还是在轰轰烈烈地搞品牌宣传,而且是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现在最重要的是应该建立研发机构,去研发真正健康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提升信心。”高级职业经理人、曾任美国卡夫、乐百氏达能CFO的艾建萍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如果蒙牛真想改革,应该请业内的专家,比如乳品加工专家、人事专家、市场专家、奶业管理专家和风险投资预防专家,每个环节每条线都派驻专家,然后拿出相应的对策,该放弃什么,该坚持什么。”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说道。

  不过,从目前来看,孙伊萍的改革阻力还是很大。

  “孙伊萍现在是如履薄冰,因为蒙牛是一个烂摊子,而且蒙牛的暗中势力很大。”一位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杨文俊在蒙牛做了十年,有多少亲信势力。中粮如果不管的话,这样一直走下去也很成问题。”

  《投资者报》记者 戴维斯 孙卫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