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 GT-R 封神之路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GT-R,日产
  • 发布时间:2012-08-03 15:06

  GT-R的故事,自然是源起于Skyline车系。不过,很多人未必记得,Skyline其实并非日产的嫡传,而是由Prince车厂(当时称为“富士精密工业”)于1957年一手打造并推出的主力豪华车系,曾贵为日本皇太子的座驾。1961年,富士精密工业改名Prince车厂,并在1963年推出第二代的Skyline车系。翌年,车厂制造了第一款加上GT名号的Skyline,并参加当年的日本大奖赛GTⅡ组别,结果仅败于保时捷904,取得第二至第六名,是为Skyline参加赛车之始。

  易帜日产

  1966年,Prince车厂并归日产,1968年推出的第三代Skyline,改用日产的品牌,也是首度出现的日产Skyline。日产在这一代开发了第一款GT-R,也就是竞赛化的GT,除了采用直列6汽缸发动机,设备上也全面运动化,后来更追加了双门版本。虽然外形不算凶猛,但性能出众,给人“身披羊皮的狼”之形象,因此也令Skyline GT-R的前后圆灯成为人所共知的辣车特征。

  这款代号C10的GT-R,马上投入赛车事业中,并且连战皆捷,至1972年为止,合共赢得50场胜利。日产在1972年推出第四代的Skyline车系,同时也为其中的GT-R换代。未几,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主攻高性能的GT-R版本需求量大减,结果在日本市场只卖出不足200台。车厂于1973年3月停产了GT-R,更退出了赛车运动,而Skyline GT-R的故事,看来也要告一段落了。

  从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日本的赛车运动处于低潮期,除了专业层次的方程式。和属于第五组的原型车赛事,房车赛就只有低档的地方性赛事。直到1985年,日本举办全国性的房车锦标赛,采用国际通行的A组赛车规格,同时,日产车厂也在早一年重整了旗下的运动竞赛部门,统合成立了日产赛车部(NISMO),负责所有参赛车辆的研发和运动化改装部件的设计。

  Skyline出战房车赛

  1985年6月,新成立的日本房车赛揭幕,共有18台赛车参战,其中三台是由日产第六代Skyline顶级运动型号2000TurboRS(车系代号DR30)改装的赛车,结果有两台获得第五及第六位。从第二场比赛起,参赛的DR30增至五台。到第三战,DR30终于打入三甲,25岁车手铃木亚久里(三年后成为一级方程式车手),连同经验车手柳田春人,驾驶23号车夺得亚军。

  1986年,虽然新一代的Skyline已经在本土市场开始销售,但日产赛车部仍沿用DR30战车参加第二届日本房车赛,首战在3月23日举行,铃木亚久里的23号车首先夺下杆位,并在接近23000名观众前,以差不多1小时23分的时间完成60圈比赛得到冠军。此后全年的六站赛事,DR30赛车每场都位列前三名内,铃木亚久里的23号更以全年两冠两亚的成绩登上总冠军,成功夺取Skyline赛车第一个全国锦标。

  1987年,新一代的Skyline GTS-R战车(HR31)正在积极开发中,直到年底,新赛车沿用23号在富士赛车场首次上阵,排位赛获第5,最后得15名,然后又于闭幕战得到第4名。

  1988至1989年,HR31的Skyline GTS-R连续全年征战日本房车赛,和宿敌福特RS500杀得难分难解,首年日产只得六战两捷,次年即得到六战四捷。不过,在1989年的日本房车赛,首次没有了23号的踪影,原来日产赛车部改变政策,把所有HR31都交给不同的私人车队运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埋头苦干,酝酿一场史无前例的赛车风暴。

  R32 GT-R重新出击

  1989年5月,日产车厂宣布推出第八代的Skyline车系,承接R31系列称为R32,更为重要的是,日产同时公布了GT-R版本的复活,经过26年的空当期,Skyline GT-R重出江湖。

  不过,这款全新的GT-R,实际上肩负起特定使命,日产为开发HR31的后继赛车,决定完全按A组规格的需要,设计符合量产检定需要的民用版车款,这就是GT-R的诞生背景。例如按赛例的计算,日产特别制造了专用的RB26DET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全新设计的四轮驱动系统,日产公布这台发动机的功率是当时车厂协议中最高上限的280hp。不过由于其赛车化的质量,有人怀疑其原装输出已不只280hp,只要稍加改装,就轻而易举能超越400hp,加上GT-R的整体上乘配置,民用版GT-R成为90年代初最抢手的高性能跑车。

  回说赛车的开发,为了有足够的产量令GT-R成为检定合格的A组车型,日产把GT-R和整个Skyline车系同步上市,到1990年的日本房车赛开幕,日产帐下两大主力车手,包括卫冕总冠军的长谷见昌弘,以及星野一义,各获配备一台新赛车参战,这就是第一次出场的GT-R(R32)A组战车。

  GT-R的出赛,如果用“横扫日本”去形容,显然还未足够:1990年的日本房车赛揭幕战,两台GT-R包办了第一排,圈速比最快的对手快一秒以上。而107圈的比赛,GT-R几乎是轻松赢得一二名,冠军车更抛离第三名两圈,表现大幅超越同场较量的日欧对手。结果,全年度六场比赛中,除了两场各有一台GT-R因故障退出,从没有一部对手可以追上GT-R,而且最少要输一圈以上。

  全胜纪录

  眼看GT-R如此强大的实力,各私人车队纷纷向日产赛车部要求得到GT-R赛车。1991年赛季,GT-R囊括所有杆位,除首战遗落第三名外,垄断了全年比赛的颁奖台位置。到最后一站时,六台上阵的GT-R已经一口气排在前六位了。

  随着所有具实力的车手只能选用GT-R赛车,此后的日本房车赛中,胜负的悬念变成只是在于哪一台GT-R能夺标。直到1993年,日本房车赛会宣布跟随国际赛例的变化,于1994年采用新订立的Super Touring两公升动力规格赛车。

  从1990年至1993年间的29场日本房车赛中,GT-R除了包办全数杆位和冠军外,颁奖台上的三甲也只有两次的第三名旁落。在赛车史上,从没有一款赛车参与一项比赛,能够达到从不败阵的战绩,GT-R也因此得到“战神”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那四年间的日本房车赛中,日产“御用”的23号(“日产”的日文发音谐音“Nissan”)车绝迹于赛道,原因很简单——GT-R已经把代表应届冠军的1号私有化了,再用不着23号,而其他车队按传统亦不会动23号的念头呢。

  不过,A组规格的日产R32版GT-R,也用过23这车号出战,那便是为人津津乐道的1990年“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东望洋大赛。长谷见昌弘驾23号的GT-R战车压倒性胜出。翌年,长谷见重返澳门卫冕,赛车使用了1号,可惜在赛会要求大幅加重下,只能取得第四名。到1992年,长谷见使用5号亦未能完赛,A组GT-R此后再没有参赛,随着两公升房车赛的兴起,GT-R在1993年后退出了房车赛事。

  进军GT赛

  1994年,日本赛车界同时有房车赛和GT跑车赛,从A组下岗的GT-R,又匆匆被按GT500赛例改装成GT赛车出战.至第九、十代Skyline的R33和R34,都肩负着出战GT赛的任务。直到2003年,共赢得了五次全年总冠军。此外,日产还曾派出R33赛车出征1995年的勒芒24小时大赛。

  其实到了2001年推出的第11代Skyline(V35),日产已经没有延续的GT-R版本了,而R34的GT赛车到2003年赛季后终告退役,由新款的Z350接任出赛。直到2007年,日产宣布制造独立的GT-R跑车,GT-R和Skyline正式分道扬镳,而新型的GT-R不但有全新的设计,性能上亦已提升至超级跑车的级数,2008年,已更名SuperGT的日本GT揭幕战,日产赛车部打造了新款R35的GT-R赛车,再一次披上了极具代表性的23号,首度上阵便连同22号的姊妹车一举攻下冠亚军,重复了R32的A组传说,为GT-R的战神传奇打开新篇章,是年,23号车夺得SuperGT的GT500组总冠军。

  GT-R,从来就是一个冠军的代号。

  文︱林健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