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曙光照耀的群山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印度,阿鲁纳恰尔,佛教
  • 发布时间:2012-10-30 10:13

  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几乎像一个国家一样难以进入。穿着咔叽服,举着火把的检查人员仔细检查着我持有的为期7天的“保护区许可证”。弄到这张证件几乎花了一年时间,要去好几个州政府及中央政府部门游说。在列出的一个长长清单的前提条件里,有一条是“不允许谈论可能影响印中关系的存在争议的问题。”

  我并没有违反这条规定。几分钟后,我们继续前行,离开了阿萨姆平原,开始上坡。这一路连续上坡,几乎没有平地,一直到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

  外国记者进入阿鲁纳恰尔特别困难。今年来几乎没有人能到这里。不过,达旺以外的印度人(当地人称之为“异族人”)进入也很困难,需要“内线许可证”才能进入。所谓内线是指印度的前英国统治者施加的边界线,这条边界线将盛产石油、种植茶叶的阿萨姆与崎岖不平的东北边界地区分开。阿鲁纳恰尔字面上是曙光照耀下的群山的意思。此地原来归阿萨姆管辖,1987年成为一个邦。中国将该地区的大部分称为“藏南地区”。

  但是印度在实现其遥远东北地区正常化方面的努力一直停滞不前。阿鲁纳恰尔虽然地域辽阔,人口却不到150万,道路也很少,而且大部分条件恶劣。从布马拉起,一条平坦的两车道的中国公路一直通到西藏。

  “内线许可证”一般发给移民工人,限期6个月,条件是必须有当地的赞助人。实施许可证制度,使得这一地区与外界隔绝。当然也有益处。阿鲁纳恰尔由此躲开了从西孟加拉邦和比哈尔蜂拥而至的移民,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到处都有移民。

  对绝大多数当地人来说,与外界这样隔绝是一种解脱,所以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脆弱的传统。尽管有印度教及基督教徒的侵入,这里26个大的部落中大多数信奉万物有灵:崇拜太阳月亮,是一种被称为“多尼-婆喇”的仪式。在达旺西部地区,数以千计的佛教僧侣和尼姑在读经班学习。当地的芒帕部落成员,祖籍西藏,沿袭河葬风俗,人死后尸体剁成108件,扔进汹涌的河流里,希望死者来世能继续变为人。

  孩提时,乐塔喇嘛看到一群穿制服的英国勘测人员徒步从村子穿过,他们是在画与西藏的边界地图。“对英国人我们一无所知。”英国人也对他们知道得很少。1914年他们与当时还处于自治的西藏达成协议,确定了印度东北部的边界,之后几乎就不再理会这一地区了。西藏的官员继续在达旺征税,这个地方传统上是附属于西藏的,1682年6世达赖就在这里出生。

  乐塔现住在为贫苦的西藏难民设的营地,达旺的主要城镇就在营地范围内,乐塔家在城的边缘上。达旺寺院的住持僧侣名叫Guru Tulku Rinpoche ,他的修道室里铺着厚厚的红地毯,墙上挂着印度建国领袖的画像,他坦率地谈论着变革。“我有点担心,”39岁的他说,“现在对我们的哲学而言是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我们必须保护并保持佛教文化与宗教。”

  (本文节选自英国记者藏南纪行。译者:ringohan)

  《经济学人》专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