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瘦身”过冬 再度裁员10%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金,裁员,投行
  • 发布时间:2012-10-30 10:44

  券商投行业正在进入冬天。10月24日晚间有消息传出:中金公司开始裁员了,此次裁员的数量大约在30名~40名,主要集中在投行部。这一消息让行业为之震动。

  25日,《投资者报》记者多次致电,向中金公司官方渠道求证,但是对方避之不接电话。从公司其他内部人士得来的消息是,公司的态度是不予置评。

  一位接近中金公司的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三个星期前,就有中金投行部门的人四处打听其他券商裁员的事情,他们正在定计划裁员,现在人心惶惶。”

  “中金这样的大公司都撑不住了,我们怎么办?”一位保代向记者感叹道:“以后在跳槽方面要多加谨慎了。如果要裁员的话,下手的可能就是这些四处跳槽,手中没有业务的人。”

  裁员瘦身

  应对熊市,中金公司不得不启动“瘦身之路”。今年年初,中金公司宣布裁员30人,不过彼时不涉及公司业务调整,仅是每年惯例业绩评估,对于业绩不好的员工进行淘汰。

  接近年末,中金再次祭出裁员大旗。一位名为投行红娘Gretchen的网友称,中金公司投行裁员正在进行,并对相关人员谈话,裁员人数或达30%。

  一位中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裁员的比例不可能达到30%,如果那么高的比例,投行部还存不存在呢?目前还都在进行一对一的约谈,具体人数还没法说。”不过,他承认此次裁员人数可能会不少,裁员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

  截至10月初,中金投行部门的员工大约有320人,保代58人。在国内券商中,投行从业人数排名前五,保代排名前十。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但中金以高薪著称,人力成本高昂。

  中金公司2009年和2010年财报显示,其业务及管理费用分别高达35亿元和41亿元。2011年,中金已经把成本压缩到29.8亿元,但由于业绩下滑严重,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几乎仍然被高昂的成本完全吃空,其中投行部门的支出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太和顾问的人力资本数据咨询业务副总监/首席顾问蒲世林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年初,国内几家券商的确想联手降薪,但是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怕保荐人流失,怕承担责任。到了年末,观望的券商开始撑不住了,不得不降薪裁员。”

  在他看来,投行部门减轻成本,通常是降薪或者缩编两种方式。对于一些公司来说,与其降薪让整个部门气势消极,还不如直接缩编保住另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

  转型失利

  中金此举亦是无奈之举。虽然上述中金公司人士辩称,此举是公司的业务调整,正常举动,但不可否认中金投行承销收入大幅度下滑,不堪重负。

  2009年,中金IPO承销金额为113亿美元,市场份额在亚太区所有投行中名列第一。国内投行中只有中信证券入围前10名,承销金额不到中金的一半。进入2010年,中金业务就开始止步不前,纷纷被其他券商赶超。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2010年,中金公司新股承销金额为380亿元,国内排名降为第二,仅次于中信,不过总承销业务还占据优势,总金额排第一。2011年,中金股票总承销额为319.18亿元,较2010年缩水超过七成。当年中金仅获得2.19亿元承销收入,排券商第23位。

  2012年,中金投行遇到的麻烦可能更大。截至10月25日,中金股票承销业务乏善可陈,IPO方面,中金只承销两单,两只新股实募14亿元。在待发名单中,中金上会的项目仅有1家陕西煤业,还是和其他券商共同承销。

  增发承销上,中金和其他投行合作实现三单,募资62亿元。令中金引以为傲的并购业务,也开展不力。中金上半年的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9%下滑至4.9%,排名跌至第十位。而去年同期,中金一度高居第二,几乎撼动高盛霸主地位。

  今年中金唯一亮点就是公司债、企业债承销排名前列。“大企业资源近几年都上市完了,未来投行竞争部分可能在于中小企业,但中金始终放不下身段,做惯了大项目,在中小企业资源方面拓展不力。”上述接近中金公司的人士称:“虽然在2010年成立了中小企业项目组,但业绩乏善可陈。”

  整体趋冷

  “未来整个保荐行业,降薪是大趋势,裁员也会经常见到。”蒲世林认为,中金不是个案,保代供不应求的时代过去了。

  IPO速度下降、规模缩水,券商投行收入大幅度缩水。今年,多数投行部门可能陷入亏损,很多券商手中可能仅有一两个项目,养着那么多保荐人,成本高昂。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至9月IPO融资金额为1017亿元,比去年同期2333亿元的融资额缩水高达56%。今年前9个月沪深两市的IPO数量也只有148单,较之去年同期的228单减少35%。

  根据证监会网站资料,截至10月26日,注册在案的保荐代表人数量多达2241人。依照目前的IPO速度,显然不可能匹配如此庞大的保代规模。

  年初,证监会还放开保代的签字权,规定两名保代被“允许同时在主板和创业板各有两家在审企业”,这意味着保代的供应一下子增加了一倍。

  蒲世林对记者称:“随着国内多数优秀企业都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而新增具备较好上市题材的企业数量有限,因此未来IPO数量将比以往会逐渐趋缓,但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业务将会成为投行部门的重要收入来源,这些变化都会促使投行内部的激励重心出现结构变迁。”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