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国际化经验在中国彰显优势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花旗银行,现金管理,财富管理
  • 发布时间:2012-10-30 13:48

  10月15日,花旗中国宣布在中国推出商务卡(单位卡),成为国内首家提供此项服务的全球性银行。该业务主要面对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客户,此举牢牢巩固了花旗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花旗力争成为中国最具创新性和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提供商。”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欧兆伦表示,花旗致力于在中国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全面发展,商务卡的推出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花旗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最初她是追随跨国企业的脚步进入中国的。如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企业、中小企业以及个人客户组成了花旗中国的主要服务对象。与过去不同的是,花旗正在利用自己的全球网络和超过百年的服务跨国企业的经验,跟随中资企业走向海外。

  凭借一系列创新业务,广阔而独特的全球网络,以及丰富的国际化经验,花旗逐渐在中国彰显出国际巨头的优势,实现了多个第一:第一家通过与四大国有银行建立全国清算系统的银行,第一家获得电子银行执照的银行,第一家把资金池概念引入中国的银行,第一家推出创新存款解决方案的银行。正因如此,花旗银行被《投资者报》评选为2012“最佳外资银行”。

  现金管理彰显国际经验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要进行集中管理,需要多样化的流动性管理和投资管理。

  1999年,花旗银行率先将现金管理概念引入中国。2004年,花旗找到了一种更本地化的方式,推出了中国特色的资金池管理,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极大地帮助企业提高内部资金运营效率,降低对外部资金的依赖。

  “这几年,企业的借贷成本在上升,借贷额度趋紧,促使企业更多地从内部作好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优化供应链上的现金流,而不是简单地对外负债或从资本市场上融资解决流动性问题。”花旗交易服务部中国区总经理裴奕根如是说,控制成本和发现新的利润点都是当前企业注重资金管理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些具体的做法,比如集中采购、共享成本中心和加强风险管理,都会提高企业的效率。资金偏紧时,一般会强调现金为王的观念。在裴看来,现金为王不是简单地把钱放在账上,而是要具备捕捉现金流信息、提升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花旗的现金管理业务分两大块,一是跨国企业走进来,二是中资企业走出去。裴奕根说,“跨国企业的海外资金管理搭建已非常完整,在资金管制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境内外的资金流动,同时将境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融入区域和全球的管理体系,这对跨国企业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对于中资企业来说,由于花旗海外丰富的网络优势和长期服务跨国企业的经验,使其在帮助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更懂得如何管理流动性风险,进行区域或全球的资金集中。

  全球网络助力中国企业

  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投入程度的加深,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一个显而易见的难题是,当某家大型企业将触角伸向全球数十个国家后,也就会有数十种货币,那么就要在这些国家都设立银行账户,每个国家还有本币和外币,这样全部汇总可能就有几百个账户,当有些货币升值,有些货币贬值时,怎样知道当前的资金状况?当某个市场出现金融危机时,又该怎样规避损失?

  不仅是大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准备走出国门,寻求发展。但海外的经济环境、政策、利率情况等对于这些中小企业来说还很陌生,急需专业的银行机构帮助其拓展海外市场。

  对花旗来说,挖掘中国企业的需求,并帮助其全球化运营并非难事,因为花旗服务于欧美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花旗已在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其无处不在的国际网络平台,能让客户真切地体会到花旗银行服务的便利性。

  实现“一站式”财富管理

  不同的企业,需求也不尽相同,花旗的做法是千方百计满足企业的需要。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花旗中国商业银行部负责人张建南向《投资者报》表示:“花旗希望提供丰富的可选产品。在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从贷款融资、风险管理、现金管理以及资本市场等金融服务需求,到员工工资的发放、企业主的个人理财,甚至其子女的上学贷款,花旗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方案。”

  2010年,花旗中国率先在个人零售银行中推出“优智商务”成长企业服务,将传统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结合在一起,整合内部资源,真正达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愿景。■

  《投资者报》研究员 张东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