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分化悬殊 盈利能力整体不济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农商行,农村信用社,金融
  • 发布时间:2012-10-30 13:37

  农商行都是由农村信用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变而来的,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支农服务主力军重任,在部分农村地区是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唯一渠道,地位不可替代。

  但是多年来,农信社发展艰难,历史包袱的重压是改革前农村信用社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受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以及前些年体制性因素导致经营不慎的影响,全国因历史包袱过重形成的监管评级6级及以下的机构还有一百多家。

  获得一定发展且已经改制的农商行,近年来发展相对较快,《投资者报》对已发布2011年年报的9家农商行进行了甄选,最终评出北京农商行为2012“最佳农商行”。

  “三巨头”规模破3000亿

  由于地域局限性以及历史因素影响,农商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总体水平排在城商行之后。

  据《投资者报》统计,截至2011年末,9家农商行平均资产规模为1585亿元。其中有3家农商行资产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6家都不足千亿。

  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北京农商行,达3773亿,资产增长率为13.86%。这与该行的网点规模有很大关系,截至去年末该行营业网点全面覆盖全北京市182 个乡镇,有203家分支机构,根据该行“3110”渠道工程建设计划,报告期末,已建成财富管理中心5 家,贵宾理财网点85家,普通理财网点253家,单一功能网点50家,初步实现覆盖高、中、低端客户的渠道建设目标。

  其次是重庆农商行,该行总资产规模3448亿元,增长率20.76%。该行目前是唯一一家在港上市的农商行。

  上海农商行资产规模排列第三,为3089亿元,同比增长22.92%。

  资产规模增速最快的是苏州银行,该行资产总额为831亿元,同比增幅达50.46%。该行最初于2004年12月成立,成立时名称为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经银监会批复,更名为苏州银行,于2011年将其隶属关系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序列调整为中小商业银行监管序列。由于其刚刚更改隶属关系,所以暂时还将其列入农商行队列。

  农商行由于改制不久,资本充足率还比较高,存贷比也离监管红线较远。

  整体盈利能力偏弱

  整体来看,农商行盈利能力偏弱。9家农商行去年平均净利润为16亿元,事实上,净利润在16亿元以上的只有资产规模上千亿的那3家。剩下的6家中,净利润最高的苏州银行也只有10亿元。

  盈利能力强弱也并不与银行资产规模完全成正比,在净利润在16亿以上的3家农商行中,净利润最高的是重庆农商行,2011年净利润42亿元,增幅为38.77%。

  其次是上海农商行,净利润为32亿元,增幅为43.36%;最后是北京农商行,获净利润22亿元,但增速是 9家农商行中最高的,达131.62%。

  虽然净利润有所不及,但是北京农商行的营业收入高于上海农商行。

  2011年末,北京农商行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同比增长46.68%;而上海农商行营业收入为90亿元,增幅为41.56%。

  为何最终净利润却是上海农商行更高?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农商行业务管理费及其他业务支出增加。

  北京农商行2011年业务管理费为45亿元,增长32.93%,其他业务支出也表现为增加;而上海农商行业务管理费为35亿元,其他业务支出则减少了两千多万。

  9家农商行中净利润最低的是无锡农商行,为7.37亿元。净利润增速最低的是江苏江阴农商行,2011年净利润为8.97亿元,同比增幅仅为4.3%。

  不过,从人均盈利能力角度看,资产规模大的银行并不一定占优。

  人均盈利能力最强的是江苏江阴农商行,人均盈利114万元;其次是江苏张家港农商行,人均盈利105万元;位列第三的是常熟农商行,人均盈利100万元。

  重庆农商行虽然净利润最高,但其人均盈利能力最弱,只有41万元,该行员工人数也最多,有13524名员工,而其他有数据的农商行员工人数均在1000人左右。■

  《投资者报》研究员 李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