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IT蓝图锻造跨越式发展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国银行,IT蓝图,创新
  • 发布时间:2012-10-30 13:44

  给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更换引擎?

  这个话题听上去让人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因为实施难度非常大。但作为一家拥有一万多家网点、数亿账户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实施的IT蓝图项目,正像是给飞行中的“飞机”更换引擎,虽然难度极大,中行却成功地将这一项目实施。

  在中国人民银行举办的“2011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评选活动中,中国银行核心银行系统一举获得特等奖。

  凭借IT蓝图项目,中行从各家商业银行中脱颖而出,荣登《投资者报》评出的2012“最佳科技创新国有银行”。

  两步并作一步走

  作为中国国际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行曾是国内第一家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银行,其IT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领先地位。

  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同业已使数据大集中。当时,中行核心业务系统有6个版本,若在全行范围推广一个新产品,就要开发6个不同版本,周期较长。而那些数据大集中、系统版本统一的银行,已经可以做到一次开发全行推广。相比之下,当时中行推出新产品的速度缓慢,科技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面对日趋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2003年,中国银行决定加大IT建设力度,建设中国银行IT蓝图,实现全行信息系统转型和版本统一、数据集中。

  中国银行新的IT蓝图从应用架构、基础设施、IT治理机制和安全架构四个方面对中行的信息科技发展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包括交付渠道、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财务会计和决策支持五个层次的目标应用架构,确定了信息安全体系的整体框架,指明从“以账户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思路,由此确定了蓝图规划的核心。

  其他银行一般先进行数据集中,再进行核心系统的升级、替换。《投资者报》了解到,中行启动IT蓝图建设,则是同步实施核心银行系统转型和数据集中上收,两步并作一步走,由此,中行也彻底扭转了信息科技建设被动落后的局面,实现了信息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并推动了中行在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客户服务、流程再造、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中行IT蓝图规划的核心是,从“以账户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这二者之间仅差一个字,它们究竟存在什么区别?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向《投资者报》介绍,以账户为中心,是银行从自身角度出发,系统以账户为基准点,围绕账户处理开展功能设计,这一方向多出于内部会计核算考虑,系统只是对不同的账户完成不同交易处理,主要考虑会计记账原则。柜员需要熟悉银行的基本会计平衡原理以及记账规则,对柜员要求相对较高。客户信息在系统间、区域间分散,不利于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

  而以客户为中心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系统设计以客户为基准点,围绕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开展功能设计。出于客户需求考虑,是银行从单纯交易服务型向市场导向营销型转变的必然趋势。

  IT蓝图系统实现的“以客户为中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全行唯一的客户号识别客户,通过客户号勾连所有业务和产品,为有效识别优质客户、分析客户行为,向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奠定基础。

  二是客户信息的集中管理;三是业务处理以客户作为基础,账户与客户号紧密关联;四是交易与核算分离,在客户交易系统中,不做银行账务处理,银行内部账务不会对客户服务产生影响。

  继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011年10月30日,中国银行总行IT蓝图总行本级成功投产并顺利对外运行,至此,中行历时8年的IT蓝图建设完美收官。《投资者报》了解到,IT蓝图项目成功投产以来,系统运行平稳,员工和客户反映良好,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客户对金融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银行还将在IT蓝图项目实施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客户体验、数据挖掘、流程再造三个方面,稳步推进系统升级,持续优化系统功能,不断挖掘系统优势,并积极推进新技术、新理念在中行的创新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对业务更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中行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银行已启动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项目,计划将IT蓝图建设成果逐步推广延伸到海外机构,实现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科技战略布局。■

  《投资者报》研究员 邓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