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规模9年增7倍 风险压力加大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城商行,宁波银行,盛京银行,贵阳银行
  • 发布时间:2012-10-30 13:34

  总数量144家、总资产9.98万亿元——这是2011年银行业协会年报统计的城商行家族规模。

  《投资者报》从32家公布2011年年报的城商行中统计发现,有18家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其中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等营业收入超百亿。按净利润增速,前三家分别为广西北部湾银行、包商银行和汉口银行,各为78.23%、48.52%、48.37%。

  在千亿规模城商行中,核心资本充足率最高的三家银行为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为13.35%、12.47%、12.17%,不良贷款率最低的银行为重庆银行0.35%、包商银行0.43%、徽商银行0.48%。

  而在千亿资产以下级别城商行中,厦门与九江银行2011年都保持了强劲的利润增速,分别为178%和185%。核心资本充足率最高的三家银行,分别是内蒙古银行、晋商银行和九江银行,达到19.88%、16.43%、15.54%,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九江银行仅为0.12%。

  在《投资者报》评选中,盛京银行、贵阳银行、重庆银行成为2012“最佳盈利能力城商行”;宁波银行成为2012“最佳风险管理城商行”。

  资产规模9年增6.8倍

  在重组改造中,近几年城商行总数不断减少。根据银监会数据,2003年以来,约800家城市信用社先后完成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改造或实现市场退出,通过改革重组、增资扩股、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处置了超过1700亿元历史不良资产,行业风险逐渐得到化解。

  2011年底,城商行9.98万亿元总资产是2003年末的6.8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8.8%。不过,城商行内部分化情况非常严重。截至2011年末,规模最大的城商行总资产超过1万亿,而一部分城商行资产规模仅有几十亿。

  一批增速较快的银行,在资产规模上实现较快的迈进。如在2011年,吉林银行、成都银行等银行资产规模突破1800亿元,锦州银行等也开始达到千亿资产。

  总体来看,城商行利润增速较快,2011年增幅达到40.42%,超过整个银行业36%的增速。分析来看,这主要得益于净息差回升及快速增长的中间业务收入。在盈利水平上,2011年底,城商行平均权益与资产比率为6.7%,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6.3%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9%。

  不过,这种盈利面临着明显的短板,可以说利息收入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低,基本是城商行的盈利特征。

  在2011年,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85.2%,高于大型商业银行76.9%的比重。这也意味着,未来城商行在调整业务模式方面的压力非常严峻。

  城商行风险压力加大

  从2008年开始的信贷扩张政策,让包括城商行在内的银行业资本消耗较快,加上城商行上市未能在2011年取得突破,多城商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缓解扩张压力。

  在2011年,城商行还出现了多起风控案件。从齐鲁银行票据案,到烟台银行4.3亿元银行承兑汇票案,汉口银行担保纠纷等,都暴露出风控体系存在的漏洞。

  10月24日,标准普尔发布《中国50大银行》报告称,未来几年小型银行可能会面临流动性陷阱,而全国性银行和大型区域性银行将迎来并购弱小银行的机会,整合步伐将取决于银行业信用下滑的严重程度。

  报告认为,随着经济放缓,信贷随时螺旋式上升,银行会发现很难维持足够的利润。

  跟大型银行相比,城商行普遍市场地位较弱、客户基础有限、有经验人才不足、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宽松。“那些过于激进但准备不足的银行,尤其是没有细分市场竞争优势的小规模银行,将因经营环境变差而受到最严重的打击,这将严重削弱公众对小型银行和表现不佳银行的信心。”上述报告称。

  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商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7%,高于商业银行全体的10.2%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0%。虽然城商行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末的0.9%下降到0.8%,但整体不良贷款风险压力有所加大,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反弹,由2010年末的326亿元上升至339亿元,增加了13亿元。■

  《投资者报》研究员 尚志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