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达·托德的悲剧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阿曼达·托德,恋童癖,自杀,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2-10-30 10:18

  互联网加速且放大了几乎一切东西,包括恶意和同情。九月,我们刚刚庆祝一个遭欺凌的美国女孩在脸书(Facebook)上的胜利,本月,我们又哀悼另一个在网上和在真实生活中反复被人骚扰的加拿大少女的自杀。

  阿曼达·托德,一个15岁的加拿大女孩,在成为恋童癖的受害者之后,又经受了一系列的虐待,于10月10日自杀。她的悲剧说明了在技术帮助下人类最邪恶的行为会坏到什么地步,以及欺凌如何毁掉心理健康。

  悲剧始于12岁的、轻信他人的托德被坏人占了便宜。一个通过网络摄像头追踪小女孩的恋童癖称赞她“光彩照人、美丽大方、完美百分百”,且利用这些恭维话说服她在摄像头前露出了乳房。那几秒钟的幼稚行为激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以托德的死亡告终。那男子开始胁迫她;一年后,当她拒绝为他“表演”时,他把那些照片电邮给她的朋友、家人,最终还在脸书上用她的乳房作大头贴,搞了个网页。

  那个变态男子本该被绳之以法,托德的同学们本该对那男子报以义愤;相反的,托德成了欺凌者的目标,被称为“脱星”。托德的母亲说:她女儿有学习障碍;可能在那件事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焦点不该在受害者身上,应该在那把弱小者当作目标的坏人身上。欺凌者和恋童癖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选择无助的、不顾一切地想得到任何类型的友谊或肯定的儿童为施暴对象。这些受害的儿童往往孤立无援、因为不合群而自怨自艾,却又不知道如何分辨何时恭维或友善是虚假的,实际上是残忍的操纵工具。

  为了重新开始,托德在那件事发生后转了学。但是事件还是诱发了她的抑郁症和一种焦虑症。研究认为:抑郁症、焦虑症都和欺凌有关:被欺凌可以诱发抑郁和焦虑;反之,患有情绪障碍的孩子,就像被看作异类的孩子一样,也特别容易成为欺凌的对象。

  托德的情绪障碍激发了其他问题。为了感觉好受些,她开始喝酒和使用毒品。研究表明:这种误导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处在托德处境的学生特别有吸引力。喝酒和吸毒一方面可以用来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帮助他们认同青少年滥用毒品那个深入人心的社会身份。在多数情况下,“瘾君子们”和“老油条们”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帮助格格不入者。

  后来那个骚扰者再次出现,把那些照片给她的新同学看,引发了又一轮的欺凌和孤立。再次,她逃走了:又一次搬了家。

  不幸的是,在新的学校安顿得相当好的托德,又一次相信了不该相信的人。某个她在录像中称为“男性老朋友”的,联系她,说服她趁他女友不在和他发生性关系。消息走漏了,很快,那位女友、她的朋友,甚至那家伙自己跑到托德的新学校去,毒打她还制成录像。托德再一次“名声”大震。

  绝望中,她喝漂白剂,结果进了医院;她不成功的自杀企图还在网上遭人嘲笑。不顾一切的她,在YouTube上贴出长达9分钟的录像详细说明自己的痛苦遭遇。“每天我都在想:我为什么依然活着?”是她在整个无声的黑白录像中举着的白色卡片上面的一句话。“我动弹不得。我荡然无存。我的痛苦绵绵不绝。没有人能够帮助我。”又一次,她试着自杀;这一次她成功了。即使在她死后,在缅怀托德的网页上,在那些表达敬意的帖子中,你依然能看到辱骂和嘲弄的评论。

  是互联网杀死了阿曼达·托德么?为什么那个制造儿童淫秽图片且胁迫她的坏人能够一点事儿也没有?有媒体报道,黑客活动者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声称他们已经找到那个坏人,一个32岁的温哥华男子,他在一起与托德不相关的案件中被控强奸了一个未成年人。

  但是不论这个悲惨故事的始作俑者有什么下场,我们都应该记住受害者。阿曼达·托德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她不是恶棍,但是她被当作恶棍一样对待。如果我们要制止欺凌行为,我们不能允许对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人的欺凌行为的存在。我们需要质疑: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一个被恋童癖胁迫的12岁的孩子被其他孩子视为“脱星”,而不是儿童性虐待案件的受害者?这个社会怎么会变成这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托德的死成为新闻的时候,颇受欢迎的社会新闻网站“红迪网”(Reddit)上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主要关注名流和媒体的八卦网站“看客”(Gawker) 挖出来红迪网一个最知名的怪人的信息。那个男子匿名在网上贴些怪异的但不算违法的、偷拍的少女照片。这些准儿童色情图片也许会卷入像托德自杀这样的悲剧中,但是,红迪网的参与者们对此没有丝毫愤怒,相反,他们“为坏人辩护、责备受害者”的反应与托德的同学们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

  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想要这样的网络、这样的孩子的世界吗?

  (本文摘自《TIME》 译者:重牙)

  Maia Szalavitz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